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大同”思想

材料一   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是谓小康。”

张载认为:“虽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君王),犹有劣者,以其未成功也。此所以未有不谨于礼,唯谨于礼,则所以致大道之行。……六君子所以急于礼者,欲至乎大同也。……礼本于天,天无形,固有无体之礼。”

材料二   20世纪初,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讲,“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今欲至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若去民私业,此事甚易,自去人之家始也,……但使明天赋人权之义,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皆归之于公,即可至大同之世也”。同一时期,李石曾在《新世纪》上发表文章认为,“无国界,无种界,无人我界,以冀大同”。

(1)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孔子与张载关于“大同”的主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对“大同”思想在20世纪初期的变化进行评析。(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16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8专题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4-1919)(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面对羸弱的国家“国力”和人民“体力”,年轻的毛泽东喊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时代强音。材料表明
A.毛泽东主张重塑民族精神B.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有所变化
C.青年要担负起救国的重任D.西方体育思想对中国影响巨大
2022-03-30更新 | 551次组卷 | 8卷引用:押全国卷29题 民国前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3 . 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部分条款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     
A.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B.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D.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2022-11-13更新 | 60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9年高考总复习巅峰冲刺》 专题12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 . 下面是《1912-1915年全国报社及报纸发行变化统计表(据不完全统计)》。1912年后的数据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报社数(单位:家)1912年1915年
全国其中全国其中
北京上海汉口北京上海汉口
50050156/2052
报纸发行量(单位:份)1912年1913-1915年
4200万3900万
A.政府高压政策的加强B.“二次革命”的失败
C.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D.各种“主义”的冲击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织品由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这种变化说明(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政府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C.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D.近代工业布局明显改善
2022-10-21更新 | 19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6 .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专制)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中日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甲午战后二十年间反映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救亡图存运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日联合声明》发表的时间,概括中日关系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谈谈对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变化的认识。
2022-06-26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点02日本-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7 . 目录是教材内容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能宏观呈现知识背后内在的关联。如图所示分别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目录(节选)和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节选)。对比两者,找出统编教材目录的一处变化,并尝试解释教材目录发生变化的原因。(要求:论从史出,逻辑清晰,时空正确)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目录(节选)
(2007年版)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吕录(节选)
(2019年版)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2022-05-29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两代时期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帝国驱逐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武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得欧洲人获得一盏“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劫难逃。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古代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连续不断的道德堕落、政局不稳以及经济恶化,为复辟皇权的反复企图和外国的侵略提供了条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欧洲的战争暴露了令人非常羡慕的西方文明所固有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随即废除沙皇在俄的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仿佛这些划时代的事件尚且不够一样,巴黎和会决定把以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给予日本,而不是公正地归还中国。在这些事件和决议的综合影响下,中国的思想与政治气候突然改变—儒家化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宰地位被彻底粉碎了。

一一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新变化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和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共同特征。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装何时传入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苏式服装的流行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服装“颜色丰富、款式多样”的原因。
(3)除服饰变化以外,请任举一例说明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的具体表现。
2021-11-03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清代建制,内地事务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蒙、回、藏事务,则归理藩院统辖。民国建立后,根据1912年4月《袁世凯大总统命令》,内阁不设藩属部,所有原属该部管辖的事务均归并内务部接管,不仅如此,民国还特设蒙藏事务局,直属国务总理,以重事权。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
B.民国政府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主权管辖
C.民国政府对边疆和内地实现一致的管理体制
D.民国政府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2021-10-21更新 | 995次组卷 | 14卷引用:解密20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