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这表明湖南农民运动(     
A.已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B.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秩序
C.加速了北伐战争的进程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创办的部分红色报刊简表。据此可知,这些刊物的发行(     
刊名创刊时间刊期停刊时间创办者
《新青年》1915.9.15月刊1926.7陈独秀
《每周评论》1918.12.22周刊1919.8.31陈独秀、李大钊
《湘江评论》1919.7.14周刊1919.8毛泽东
《觉悟》1920.1.20仅出刊1期周恩来
《劳动界》1920.8.15周刊1921.1.23陈独秀、李汉俊
《劳动者》1920.10.3周刊1921.1.2广东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党》1920.11.7月刊1921.7.7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劳动音》1920.11.7周刊1920.12.5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A.奠定了国共合作基础B.突出宣传马列主义
C.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D.深受共产国际影响
2024-04-13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五四思想界欢迎“莫小姐”(moral)者同样大有人在,他们不仅热议个人与“国家”“世界”之类的宏大问题,也频繁触碰个人生活中最为鲜活和隐秘的部分,反复讨论“个人主义”“人文主义”等话题。这可以用于说明五四运动(     
A.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B.开始冲破封建主义藩篱
C.促使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2024-04-13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7 综合冲刺专练(15+4模式)-【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4 . 红色研学

红色研学是一种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通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地、了解红色历史、学习红色精神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文化素养。

红色研学资源列表(部分)

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②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④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⑤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⑥遵义会议会址
⑦平津战役纪念馆⑧抗美援朝纪念馆
⑨东北抗联博物馆⑩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1)依据材料中的红色研学资源,提炼一个研学主题,设计一条红色研学活动,至少涵盖三个红色资源,列出所选序号。
(2)给自己设计的红色研学路线撰写推介词。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不少于150字。
5 . 1919年5月9日杭州之江大学建立“劝用国货会”,抵制日货。12日起,杭州、永嘉、乐清、瑞安等处师生陆续发表宣言、组织罢课游行。6月初,一些温州知识人创办《救国讲演周刊》,以利当地的“救国”宣传。这说明(     
A.爱国救亡运动有所创新B.五四运动的影响逐渐扩大
C.抵制日货运动开始出现D.长三角成为五四运动中心
2024-04-11更新 | 364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5 综合冲刺专练(16+4模式)-【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中国刊物转载的1926年苏联报纸刊登的讽刺漫画,一只戴着英国式礼帽的恶霸犬尾部系着一柄大刀,图画配有文字说明:“伦敦反动的报纸,因为中国革命军的胜利,像尾把(巴)上系了一柄刀似的,心慌意乱了。”该漫画针对的史事是(     

A.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B.国民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权益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已被推翻D.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4-04-11更新 | 271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孙中山考察俄国革命党组织时,发现其根本纲领与他提倡的“三民主义”大同小异,因此,“早就承认列宁是他的同志”。1923年,孙中山与列宁的代表越飞共同发表宣言,声明两国在各行其主义的条件之下,共同合作。这表明,孙中山(     
A.决心走“城市中心论”的道路B.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C.继续探求民族复兴的救国方案D.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2024-04-11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8 . 1920年9月陈独秀在《答费哲民》中指出“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底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青年向何处去寻新生活和世外桃源?即于劳动问题,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据此可知陈独秀(     
A.运用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导妇女运动B.认识女性受剥削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
C.尝试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妇女解放问题D.号召学习西方民主科学启迪广大青年
2024-04-10更新 | 545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吴承仕(1884—1939),安徽歙县人,晚清状元,著名经学家和教育家。中华民国成立后,吴承仕出任司法部金事,但政治的黑暗令他非常失望。1927年,他毅然弃政从教,出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会主席,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吴承仕积极支持进步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创办了《文史》《时代文化》等刊物,宣传抗日救国,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他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重点培养,其中许多学生后来成为共产党的骨干。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吴承仕发表文章揭露反动派的丑行,在经济上对学生运动予以支持。1936年秋,吴承仕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自觉地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学和历史。他在中国大学率先开设一批宣传唯物主义的新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1939年吴承仕逝世后,共产党在陕北两次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摘编自华强《从“末代状元”到中共地下党员——著名经学家吴承仕的传奇人生》

(1)根据材料,概括吴承仕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承仕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4-04-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如表是部分时段《新青年》对民主观念类词汇的评价倾向频度数据统计表(单位:次),据该表可知
时间正面评价(次)中性评价(次)负面评价(次)合计(次)
1915年9月—1918年6月85633151
1918年7月—1921年4月22412558407
1921年5月—1926年7月95180703978
A.新三民主义已成为社会共识B.战争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认知
C.民主与科学的影响力不对等D.国人探求救国思想发生转变
2024-04-08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6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8 新民主主义革命-【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