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1927年1月至1933年2月,毛泽东在对农村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的情形》等重要调查文本。毛泽东的早期农村调查(     
A.贯彻了八七会议所确定的总方针B.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
C.有助于探索符合实际的革命道路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 . 19世纪末《天演论》被介绍到中国后,曾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而到“五四”以后,进化论思潮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调侃和奚落。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逐渐得到广泛传播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舞台
C.世界大战暴露出西方国家弱肉强食的特性
D.民主革命取代改良成为近代中国的新潮流
2023-05-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一些出版物上已经有人开始片断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1919年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唯物史观很快得到了传播。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不仅在介绍唯物史观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开始用唯物史观来重新观察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实用性与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产生了高度的契合;同时,传统史学中“儒家的大同思想,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追求,讲求群体的观念以及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等,都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心理基础。

——摘编自《破旧立新与本土化开端——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材料二 1943年,翦伯赞发表《略论中国史研究》一文,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的水准。比如,提出“真正的中国史,是大汉族及其以外之中国境内其他诸种族的历史活动之总和”。他还强调“中国史的变动,往往影响世界史的发展”“中国史之于世界史,正犹细胞之于人体”。

——《翦伯赞: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要代表》

材料三 尊重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对青年大学生的凝心铸魂作用,强调要给学生讲清楚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使青年学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摘自《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翦伯赞的主要思想。各举一例史实阐释你对“中国史的变动,往往影响世界史的发展”“中国史之于世界史,正犹细胞之于人体”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加强“四史教育”的意义。
2023-05-2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十)历史试题
4 . 1923年2月,《向导》周报刊文提出,要由“现存各团体”选举代表组成“国民会议”和各级人民代表会 议,代替国会和各级议会行使职权。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B.开始践行国民党政治纲领
C.促成政治协商制度建立D.揭露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
2023-05-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望武汉疫情防控的决战时刻,……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学着前辈的样子,无畏、细致,保持镇定与专业,穿上防护服,成为患者最信赖的人,很多人在火线递交了入党志愿书。……正如钟南山说的:“在这次新冠肺炎防疫的过程中,无论在医疗还是科学领域,青年科学家和医护人员占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不论是在疫情早期社区层面的群防群控、建立方舱医院,及时将患者和健康人分开、救助重症病人,还是早期快速诊断、预测病情、救治手段、疫苗研发等方面,他们都是主力军。”

——《战“疫”青年,在“暴风眼”逆风成长》(《中国青年报》2021.7. 1T08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青年的责任”拟定一个观点,并选用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6 . 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五四时期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活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必然组成部分,与当时人文学者的科学启蒙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戊戌维新运动促进自然科学的兴起
B.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C.自然科学同样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D.自然科学促进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
7 . 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知识分子认识到: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愈大,与那不适应他的社会组织间的冲突愈迫,结局是这旧的社会组织非崩坏不可,这就是社会革命。”这表明(     
A.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B.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春天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D.北洋军阀统治即将崩溃
2023-04-19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上按照西方与东方的差异,在坚持西方“工人统一战线” 的口号下,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包括两个面向: 一是阶级外统一的问题,要揭露     本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某些集团同外国资本妥协的想法,从而使之能够与本国革命联为一体;二是阶级内统一的问题,“同国际无产阶级和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必要性,是反帝统一     战线的一项最重要的策略任务”,因为“只有同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联合起来,殖民地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并保持其胜利果实”。

——摘编自安东强: 《中共三大前党内外对于统一战线的认识与表述》

材料二   中共建立之初,不要说具体的国共合作,就连宽泛的“联合战线”,中共都尚不了解其' 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共一大上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   阶层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在实际上确立了党外合作的方针。中共三大倡导“中国国民党应该是中国国民革命   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还对社会革命分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

—摘编自蔡珍:《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策略研究(19211927)

注:“黄色知识分子”指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变化的意义。
2023-04-19更新 | 43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1927年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1928年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2023-04-12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10 . 1919年的五四运动,5月份在北京表现为学生运动,6月份在上海则表现为市民运动,工人、商人都被卷入其中。“三罢”之中,罢课影响固然不小,但罢工、罢市作用更大。上海首先出现“三罢”斗争的根源是(     
A.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结构的变迁B.北洋政府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C.外交失败增强了国人的主权意识D.新文化运动起源地的宣传效应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