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8年,国民政府通过《海关进口税则》,把进口货物分为七类,其税率为7.5%—27.5%不等;1931年1月,又把进口货物分为十二类,最高税率提高到50%;1933年更是把最高税率提高到80%。关税也由1913年占财政总收入的21%,上升到1931年的51%。这表明当时(     
A.列强扩大商品输出以抢占国内市场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C.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一定改善D.关税自主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023-10-28更新 | 71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国民革命席卷全国。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后,在政治、军事、刑事、土地、人权和经济方面颁布了系列法律条文,如《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陆军刑律》《商民运动决议案》《佃农保护法》《工人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等。在共产党作用下,法律制度建设倾向工农等下层人民,注意到人民的重要地位,使得社会身份得以重视,这在近代中国法制史上公开颁令是第一次。

——摘编自姚庆《论中国近代法治建设转型之路》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将这个宗旨贯彻到法治建设之中。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所明确的“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以便利人民群众、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无论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所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新时代法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无论是立法领域,还是执法、司法领域,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始终是法治建设的主旋律,都使得我国法治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国家法治的鲜明特色。

——摘编自王春业《论百年来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汉国民政府法治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措施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等

材料二   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510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这一方针指导下,19475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2023-02-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时代变迁与教育思潮】

材料   近代中国的教育思潮

教育思潮

兴起时间

主要内容(主张)

教育救国思潮

戊戌变法时期

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
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
兴办新式学堂,加紧进行人才教育、实业教育、国民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留学教育等,建立近代学校制度,确立汇通中西的教学课程与内容

军国民教育思潮

20世纪初

国家之强弱,与民质之是否尚武密切相关
中国屡战屡败,受列强欺压,原因在国民军人之精神不备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五四运动后

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社会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化、模式化和脱离实际的种种弊端,主张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

三民主义教育思潮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强调党化教育,标榜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为指导思想,融化东西文化之所长,使全国人民在人民之生存、国民之生计、群众之生命上,具备三民主义之实际功用,以达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之目的。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教育思潮变迁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任选一种教育思潮,并简要评价。
2022-12-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4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关税保管制度,将关税分为值百抽五的旧税与新增的额外关税两项,前者照旧存入汇丰银行偿付外债、赔款,后者则存入中央银行。1932年,国民政府彻底取消两种税款的分别,将全部关税存入中央银行。关税保管权的变更(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B.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D.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2022-10-28更新 | 88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30年代,在西南、西北地区,军阀及地方势力的统治仍然如旧,他们横征暴敛,如下表《1934年四川各军防区田赋预征一览表》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军区预征年限年征收次数军区预征年限年征收次数
28军2008年1420军1984年6
29军2000年12黔军教导师1967年3
23师1994年324军2009年2
新6师1992年1021军1956年4

A.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前瞻性B.地方实力派势力有所膨胀
C.蒋介石有效地统治着全中国D.军阀之间的混战日趋激烈
2022-05-29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押题信息卷历史试题
7 . 条约体制与外交近代化。

材料一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中国的朝贡体制逐渐被西方列强所强加的条约体制取代。晚清国人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触,逐渐萌生了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同时,开始重视通过谈判方式来解决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作为清政府所接触的一种新的国际法层面上的争端解决方式,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材料二 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国民为主体的外交观念得到广泛认同。民众参与外交热情高涨,倡导公开外交。巴黎和会期间,除北京国民政府代表外,梁启超、叶恭绰、蒋作宾等人纷纷赴欧考察,“表面上以私人资格赴欧,而从旁协助中国代表团”,会上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提出了修约要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民众参与外交热情继续高涨:南京国民政府外长黄郭处理济南惨案不力,在民众激烈要求下,南京国民政府将其罢免;行政院长汪精卫因签订《淞沪条约》倍受指责,南京国民政府也因此对其弹劾,顺符民意。民众激烈的呼吁和参与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最终放弃了对日妥协,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摘编自印少云《国民外交运动与民国外交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时期中国外交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国民政府取得的外交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2-05-26更新 | 53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20世纪30年代,在西南、西北地区,军阀及地方势力的统治仍然如旧,他们横征暴敛,如表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国民政府大力推行税制改革B.官僚资本日益膨胀
C.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D.军阀混战日趋激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各机关及学校放假日期。
放假日期放假事由及天数
1月1日
1月2、3日
3月12日
3月29日
7月9日
8月17日
10月10日
11月12日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放假一天
新年放假一天
总理逝世纪念放假一天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放假一天
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日放假一天
孔子诞辰纪念日放假一天(限于学校)
国庆纪念日放假一天
总理诞生放假一天

上述节假日的设立意在(  )
A.强化国民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控制B.建立政府和人民一致的意识形态
C.突出总理对民国的“缔造之功”D.借立法体现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1913-1929年中国关税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中国关税总收入(万元)占国家财政总收入比重
1913年196721%
1928年1791441%
1929年2755451%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B.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C.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D.一战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加
2021-11-25更新 | 463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