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30年以前英、法、美和日本四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1894年前16202
1895—1913年515533
1914—1930年111340103
A.甲为美国B.乙为英国C.丙为法国D.丁为日本
2 . 【近代中国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1927)这一时期的全国农业仍然是传统的封建性个体农业。商业性农业虽然明显扩大,但产品仍以家庭自给为主,市场交换为辅;农业雇佣劳动和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经营地主、富农经济虽有发展,但基本依靠家庭劳力的个体小农经营仍占绝对统治地位。至于农业生产力,依然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仅局部有所发展。从全国范围看,无论农业生产条件、生产结构、单位面积产量还是农业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都无突破性进展。诚然,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东北、内蒙古个别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某些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个别地区或单位对生产工具、作物品种、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改良,少量农业机器、化学肥料的进口和使用,农业教育的举办和国外近代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等。但这些发展变化是局部的和个别的,对当时农业生产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材料二1927-1937年间,由于历史的积累,全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呈现继续恶化态势。1932年全国农业恐慌大爆发,最终导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破产。1935年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但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仍未恢复到农业恐慌前的水平。因为自然灾害频繁而损失惨重,农业收成不稳,土地产量起伏波动,但均低于“常年”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在下降,既大大低于清代前期的水平,也比20世纪20年代减少了将近一成。所有这些,都无法证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生产有重大发展。

——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后至民国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农业生产衰退的原因。
3 . [体育事业与成就]

材料一   中国对体育体制的探索始于20世纪30年代,适逢战乱动荡年代,兵操是.体育的主要内容,随着西方运动项目的陆续传入,国内学者如宋君复、江良规等人分别于1933 年和1945年在《体育原理》中重点介绍了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瑞典等国的体育体制,尤其对美国以健身与健康为主题的体育体制大为赞赏,由此设计了一个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体育模式,此后,国民政府将体育社会化钠入工作议程,然而,受限于时代因素,收效甚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刘燕舞《中国体育体制研究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材料二   旧中国体育事业几乎一片空白,1953年8月21日,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由贺龙担任第一届国家体委主任。建国之初,贺龙把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仿照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实行中国式的“劳卫制”,以体操为主要抓手,使群众性体育运动普及化、经常化.“劳卫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锻炼热情,人民体质得到了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958 年和1965 年9月,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运动会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郑朝沙刘亚《论新中国体育的开创和成就--贺龙与中国体育》


(1)根据材料- -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民国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事业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2023-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

材料一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材料二   1903年,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力图“参酌各国法律”,订立“务期中外通行”之法律。此时的民法学以翻译外国民商法及论著为主,少有中国学者独立研究的论著。民国时期,中国学者民法学研究论著日渐增多,成为这一时期民法学的主体。同时,由于借鉴了德、日、瑞士等国立法,此时领行的民法典是当时世界是较为先进的民商法律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法建设演变的特点。
2022-12-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贺炳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用战争打破清王朝对《南京条约》“一劳永逸”的愿望,并且《天津条约》明确规定条约“以十年为限”,可以“酌量更改”。随着眼界的打开,清朝君臣对修约逐渐有了新认识。《马关条约》签订后,一些开明的官员纷纷上奏呼吁修约。1898年,总理衙门更是向英国提出“希望修改税则和条约中的通商各款”,虽未成功但迫使英国正面回应了中国的修约诉求。

——摘编自李育民《晚清时期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等

材料二   中华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24年下半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取消所有不平等条约的宣言,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
1928711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并先后签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中比友好通商条约》等
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掀起一股要求立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热潮,国民政府与英美分别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提出修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进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从晚清到中华民国修废条约历史进程的主要因素。
2022-04-30更新 | 442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由此可见,国民党的训政
A.实践了孙中山民主共和理念B.以确立国民党独裁统治为目标
C.开启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实践D.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
7 .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矿业法》规定:“铁矿、石油矿、铜矿及适合炼冶金焦之烟煤矿,应归国营,由国家自行探采;如无自行探采之必要时,得出租探采,但承租人以中华民国国民为限。”这一规定
A.表达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诉求B.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撑D.致力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2021-04-21更新 | 943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705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D.武汉国民政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