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中共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打上时代烙印的口号,如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打倒军阀,除列强”③“人民公社好”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②④③①
2024-03-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梁启超呼吁“过渡时代之英雄”,认为此种英雄应具备冲破旧势力的“冒险性”、过人的“忍耐性”、为国民择一“最良合宜”政体并倡率国民以此途得幸福的“别择性”。1903年,留日学生极力宣扬岳飞精忠报国、至死不渝的精神,认为他“为种魂,为国魂,为中国民族之天神”。

——摘编自赖静萍《从揽驭到召唤: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与“英雄”概念变迁》

材料二   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对英雄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崇拜伟人英雄的西方英雄史观予以批判。李大钊指出,“离于众庶则无英雄”,英雄也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发挥力量。陈独秀强调,英雄时代、圣人时代已经结束,国家“若不建立在广大群众的需要与同情的力量上面,不是难以持久,便是造成新的军阀”。

——摘编自黄倩倩《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


(1)20世纪初,随着社会发展,“英雄”一词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对此予以说明。
(2)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从正反两个角度为材料二的观点寻找依据。(要求:各举一例)
2024-02-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36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颁布了《西北苏维埃选举法》,下图为其部分规定。这些规定(     
一切精神劳动者(如医生、著作家、教员等)都有选举权。
雇佣劳动在10人以下资本在5000元以下之工商业主亦有选举权。
在苏维埃政府及各革命团体工作积极努力的,无论其出身如何亦可获得选举权。
A.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基础B.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深入开展D.旨在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2024-02-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7年9月25日,漫画家蔡若虹发表了漫画《我们没有了家》(如下图)。这一作品(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增强B.提出了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展现了敌后军民的团结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4-01-31更新 | 22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叶圣陶在《时势教育着我们》中指出:青少年“与二十多年前的比较”,具有了下图所列的现代思想意识。该意识可能产生于(     
○识见的范围变得非常宽广。
○自己意识到是个中国人,知道中国人与世界各地的人有关联。
○相信中国人有与世界各地的人并存于世界的权力,这个权力绝对不容侵犯。
A.20世纪1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见证:百廿一中

从1903年到2023年,临沂一中纵跨两个世纪,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

【启程】

·1903年,沂州府于考棚成立沂州中学堂,临沂一中的历史由此开始。临沂一中的前辈们,与当时全国仅有的769所近代新式学堂一道,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发展】

·1928年,徐眉生担任校长后开始在校内发展共产党员,并于1931年成立了省立五中党支部——这成为了临沂一中“坚定跟党走”的光明起点。

·1934年,省立五中改名山东省立临沂中学。虽然由于后来抗战爆发,临沂中学师生被迫停止招生,但在党的领导下,艰难困苦中的师生从未停下教育救国的脚步。

·1937年,中共党员、国文教师段雪生和进步教师刘惜愚带领一部分师生历尽艰难去了延安,跟着党把近代教育的星火洒在了新中国的摇篮里。

·1947年,原省立临沂中学校长刘承攽和一部分撤往大后方的教职工才又返回临沂,在原五中校址上恢复了临沂中学,为沂蒙中等教育的重生做了大量工作。

·1950年,临沂专署决定在临沂城恢复中学教育。

·1985年,临沂一中在山东乃至全国率先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大力推行实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展望】

·2023年,临沂一中发展站在了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时代优秀学子。

——据《一首优美的沂蒙教育复兴“诗”》等


结合材料,以“一中·见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2024-01-20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8 . 如图是《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一次重要会议的报道。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应是(     
这次……代表大会是最近十年来国民党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会议,因为这次会议表现了国民党更向前的进步,对于……时期许多重要的国策,更确定基本的方针。
A.国民革命时期B.抗战相持阶段C.局部抗战时期D.全面抗战初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向国民党表态愿意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政称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这一表态的背景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6年2月,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与中共代表王世英达成四项协议:“在抗日原则下,红军与十七路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双方互派代表,在杨虎城处设电台秘密联系;十七路军在适当地点建立交通站,帮助红军运输必要物资,掩护红军人员往来;双方同时做抗日准备工作,先在部队中进行抗日教育。”这一协议(     
A.受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积极推动B.顺应了当时合作抗日的潮流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激励了广大的民众共御外侮
2023-12-31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202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