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各地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大量的“仁丹广告”。看似普通的广告,实际上是日本特务机关为日军侵华做的路标暗记。2018年,延庆学者在延庆西顺城街8号院山墙上发现的“仁丹”二字,就是当年日本人做的广告。对“仁丹广告”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日本侵华做的路标暗记   ②日本间谍以销售“仁丹”药剂为名进行侵略活动
③日本侵华的又一“铁证”   ④日本侵华过程中也有“仁慈”之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9-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革命先驱们远不会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与上海的文学活动中心会被武汉所取代,更不会想到重庆的学术文学氛围也会发展的如此迅速。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政治局势发生急剧变化
C.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D.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开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巳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 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专门论述了“中华民族”,说明“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为动员少数民族参加革命,一直以各民族“自决”相号召,毛泽东认为这一口号已失去了意义,要“团结中华各民族(汉、满、蒙、回、藏、苗、瑶等)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为争取中华民族自决权而斗争。在统一的国家之下,少数民族“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整体力量用语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最强音。

——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的意义。
4 . 下图为1936年温涛所作的木刻连环版画《她的觉醒》中的一幅,画中主人公高举“为生存而战——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条幅进行游行示威。符合时代背景的游行口号应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5 . 从1935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遣张治中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主持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坚固的国防工事。其主要目的是
A.积极防御日军的紧逼B.谋划徐州会战的推进
C.全力阻止红军的北上D.扩大淞沪会战的战果
6 . 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这反映“九一八事变”后
A.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的救亡运动
D.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2020-09-08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主要事迹(活动)摘选


——据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整理

材料二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一次会议。不仅会议本身坚持从国情出发,实现了同危害已久的“左”倾指导方针的决裂,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而且经过近20年的实践的检验,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证明这次会议的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遭受严重挫折走向新的振兴的良好开端。

——张寿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特点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的提示,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并用一句话对这些贡献加以概括。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实现的伟大转折。
8 .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国民党五大与六大时党员地域分布比较(%)》(部分省份)
省别五大
(1935年)
六大
(1945年)
省别五大
(1935年)
六大
(1945年)
江苏4.70.9陕西1.85.3
湖北5.85.6福建2.26.7
湖南6.68.2广东25.49.4
四川6.112.3广西3.17.3
A.经济重心发生转移B.内陆民众参政热情高涨
C.政府统治中心发生变化D.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9 .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以前,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可能源于
A.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B.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1946国民党发动内战
2020-08-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6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从1935年8月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报告中,“工农苏维埃”的口号逐渐变成“人民苏维埃”,甚至提出组织全中国统一政府的设想。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共产国际对反法西斯战争的领导
C.中共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影响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
2020-07-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