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时代的旋律歌曲抒发了创作者的情感,也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①1912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②1937年发表的《卢沟桥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③1957年发表的《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④1992年创作的《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1)请将上述四首歌曲与其时代背景相匹配。(填字母)
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
(2)1912年,中华民国为实现“旧邦新造”采取的举措是(     
A.开展洋务运动B.实行君主立宪
C.颁布《临时约法》D.召开政协会议
(3)下列哪一次会议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进入“春天”(     
A.第一届全国人大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大
(4)歌曲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四首歌中哪一首歌表达了悲愤的心情和坚定的意志?(     
A.①B.②C.③D.④
(5)模仿示例,在歌曲②-④中任选一首,简述其史料价值。

示例:歌曲①:是研究作者观点和民国初年社会的一手史料,既展现了作者对中华民国未来发展的期望,又反映了民国初年学习欧美、积极进取的社会风貌。

2024-02-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2 . 民族危机与抗争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协议虽未签字,但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青春》(1916年发表于《新青年》)

材料三   19374月红军指战员钟士灯致父母家书

原文摘录: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

材料四   1949101日)夜晚十点钟以后,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兴奋得不能合眼,我坐在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巴金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青春》发表的时代背景。
(3)阅读材料三,判断其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4)阅读材料四,指出使作者“兴奋得不能合眼”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024-02-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人说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遂而质疑其真实性。对此,某高中历史研究小组搜寻到下列史料并进行探究。该研究小组的探究(     
A.全面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的侵略B.表明口述证言皆客观真实
C.说明遗址史料最具有历史价值D.实证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4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通常要从史料来源、数量、类型、多个史料能否互证等角度思考史料的可信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的狂热右翼分子——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以未公开且被其修改九百多处的《松井日记》为主要依据,于1985年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妄称:“南京大屠杀完全是政治上制造出来的虚构”。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认为日军军规严格,“军纪严明”,因此“不会发生大屠杀”。

——摘编自李松林《日本学者田中正明篡改松井石根的<战中日记>》等

材料二   近年,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纷纷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历史档案被发掘出来,包括:大屠杀期间负责指挥处理中国人尸体的日军中佐太田寿男在战后的口供称,“毁尸灭迹的部分就达15万具(尸体)”;1990年在德国档案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描述了当时留在南京的多国人士目睹的日军暴行,记载长达一百九十余页;1991年,在美国发现的牧师偷偷摄制的日军暴行动态纪录片等。这些独立来源的历史档案都表明“南京大屠杀”这一惨剧的历史真实性。

——摘编自高兴祖《“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1)材料一中田中正明的观点受到广泛质疑,请尝试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批驳其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历史档案”的可信度,并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你的判断进行说明。
(3)请为更科学、有效地发挥“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的价值提供一些建议。
2024-01-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争一方的投降并不意味着战争胜利。对战争一方侵略行为给予法律审判,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彻底胜利的关键标志。 日本投降后,中国、美国、英国、苏联、法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印度、菲律宾等11个国家,在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目睹者们说:日军单独的或者以二三人为一个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 当时是任何纪律也没有的。许多日军喝得酩酊大醉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中国人的男女和小孩,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着被害者的尸体。据另外一个证人说:中国人像兔子似的被猎取着,只要看见那个人一动就被枪击。 由于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在日方占领南京市的最初两三天内的期间,至少有一万二千人的非战斗员的中国男女和儿童被害了。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对“南京大屠杀”的专门记录(部分)

材料二   中国公诉人倪征燠(yù)舌战法西斯分子的精彩场面:

板垣征四郎……向法庭提供了 15 名证人,来势汹汹。……他的第一个证人是被倪征燠轰下去的。 岛本是“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在沈阳附近柳条沟指挥日军的联队长。 他作证说,当晚,他赴友人宴请,回来后听说柳条沟发生了事情。

倪征燠打断了他的话,问:“你说你赴友人宴请,宴请必有酒啊。 你喝酒了吗?”“喝了! 而且是酒醉而归。”岛本毫无防备。

倪征燠改变方才平和的语气,厉声说:“你当时喝了酒,你今天跑到法庭上来作证人,你没有资格,下去!”法庭认可。……

—王一心《倪征燠威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载《钟山风雨》,2005(4)

材料三   日本主要战犯的审判结果统计

犯罪种类第一类反和平罪第三类其他违反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判决结果
罪状内容共同谋议侵略战争实行对中国的侵略实行对美国的侵略实行对英联邦的侵略实行对荷兰的侵略实行对法国的侵略在哈桑湖区域实行对苏联的侵略在哈拉哈河区域实行对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侵略命令、授权及许可违反战争法规的行为无视遵守对俘虏及平民的条约的行为
东条英机绞刑
广田弘毅绞刑
土肥原贤二绞刑
梅津美治郎无期徒刑
南次郎无期徒刑
重光葵有期徒刑7年
注:●表示有罪,○表示无罪,△表示无判定。

——摘编自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战犯罪行审判史料编译》


(1)根据三则材料探究东京审判,概述其史料价值。
(2)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东京审判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要求:写明论题,观点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023-11-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清朝近代企业结构示意图


——根据刘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制

材料二   19391017日,日本特工机关就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写了一份秘密调查报告,名为《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这些存款主要存于上海的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大通银行、启丰银行、友邦银行、运通银行、麦加利银行等。

序号姓名法币存款(万元)约合美元(万元)
1蒋介石6639809
2宋美龄5230637
3孔祥熙5214635
4陈立夫2400292
5宋霭龄1200146
6合计206832519

——根据《中国四大家族》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这种企业结构的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两个角度,论证1939年日本特工机关秘密调查报告的史料价值。
2023-10-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稳派教育)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国殇”南京大屠杀。
近日,某高校教师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30万遇难人数,搜寻到下列史料。

材料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光普的口述证言(如图为唐光普的登记表与伤痕展示照片,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1218日下午四点左右,我们被反绑带到上元门大窝子江滩。晚上八九点,日军开始屠杀时,我就顺势倒地。

材料二   南京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判决书》(资料出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节录


材料三   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斯迈思19371227日书信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今天早上有个人身上带着五处刀伤来到大学,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古林寺,在那儿被130名日本士兵用作刺刀靶子。

材料四   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并家又一19371222日日记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一路连打带骂地拉着160余人出了外国人居住的街区,来到古林寺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将他们关进池塘边一间单独的房子里,然后5人一组地带出来用刺刀刺死。

材料五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资料出自朱成山《19981999年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的发掘和考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其中包括19981999年间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的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经骨密度检测,该处遗骨埋葬时间距检验时间为60年。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回忆,慈善机构曾于1938年初在此掩埋。

材料六   (美)张纯如著,杨夏鸣译:《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东方出版社207年)

《南京浩劫》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Chang,19682004)著,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
问题
(1)请设定一个标准,对上述六则材料进行分类。
①按史料呈现形式/类型进行分类
文献史料:____实物史料:____口述史料:____
②按史料价值进行分类
原始史料:____非原始史料:____
③按所处立场分类
受害者(中方):____施暴者(日方):____旁观者(第三方):____
(2)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能否相互印证?阐述理由。
(3)上述材料中,能直接回击“质疑30万遇难人数”的是哪一则材料?阐述理由。
2023-09-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单是时代的象征。以下为南通市档案馆收藏的江苏如皋警卫团宣传传单。


   
鬼子要抽丁,组织“自卫团”,今天不想法,抽到太平洋,若要办法好,开会来商量,三个臭皮匠,抵过诸葛亮,参加民兵队,夜里来放哨,白天打游击,保身又保家。
如皋警卫团印
干到底
清乡反了十个月,杀死敌伪成千万。流血流汗是我们,抗日当中功最高。如今局势天天好,反攻日子快要到。立定志向干到底,民族英雄多荣耀。不怕敌汪再凶狂,死亡日期就要到。只要熬过这一关,一切胜利都属我。
如皋警卫团印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如皋警卫团这一宣传传单的史料价值。
2023-08-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八)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习西安事变,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   ①如图为《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2018年《日本侵华与中国全面抗战》围绕全面抗战时期集中整理了多位知名学者学术论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1981年影视作品《西安事变》


分析材料中三种史料的史料价值的高低,说明你的理由。
2023-05-22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学习西安事变,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材料一:①下图为《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②2018年《日本侵华与中国全面抗战》围绕全面抗战时期集中整理了多位知名学者学术论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③1981年影视作品《西安事变》

材料二:

1936年12月15日《泰晤士报》评论记者弗拉塞尔(Fraser)谴责张学良发动兵变是出于“个人的野心”,是为了获得“争取较好条件的希望”。
1936年12月19日《朝日新闻》社论日本陆军当局一面表示满腔的同情,同时警告邻邦一部分军阀,切勿被弄于赤祸的魔手。而宜立脚于与邻邦协和亲善的大精神上…这可以说完全表现了日本的对华希望。
1936年12月14日苏联官方报纸《消息报》无论它(指西安事变及其发动者)打出什么旗号,提出什么主张来伪装自己,它代表着一种危险。人民统一战线…不应被看作反对南京的阵线,而应当是与南京团结的阵线。

材料三:或者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而得到早日的实现,使全国的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反而更迅速的实际建立起来,这一前途,是国际和平阵线,全国人民,全国一切愿意抗日救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所竭诚拥护并要使之实现的。

——《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


(1)分析材料一中四种史料的史料价值的高低,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方力量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2023-05-07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