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面是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对日本731部队在撤退之前毁灭罪证时的场景的描述(局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那座利用特殊钢材和近50 公分厚的水泥墙盖起来的特设监狱,十分牢固……部队人员拿着铁镐和铁锹走进特设监狱单人牢房的一刹那,都吓得呆立不动了……他们发现在单人牢房墙上闪耀着黑紫色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每个字约为 20厘米见方。监狱里根本无法搞到笔墨,一看便知道那是用鲜血写成的。一个个黑紫色的字迹,像高压电流般地冲击着这些慌忙进行战败处理的731 部队人员的大脑,使他们麻木了
A.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有效证据链B.印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了历史解读D.史料记载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2 .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指示:目前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在日本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这表明
A.蒋介石抗日态度已根本转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C.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D.中共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3 . 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举家从北平搬到上海,他编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唱词中“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成为梅派名段。梅兰芳这些活动旨在
A.推动“梅派”艺术的新发展B.充分发挥京剧的休闲娱乐功能
C.借助传统艺术宣传民族救亡D.推动京剧艺术进一步走向成熟
4 . 1939年1月,蒋介石解释“抗战到底”之“底”为“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1942年8月,他则表示“不能返我东北失地……我人仍将继续抗战”。这一解释的变化
A.说明蒋介石对日政策摇摆不定
B.是抗战进入到反攻阶段的表现
C.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结果
D.反映了中外反法西斯力量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七大,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根据会议精神做出的第一个重要决策是 :
A.召开遵义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B.召开瓦窑堡会议,建立统一战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联合抗日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
2016-11-18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卷
6 . “虽然1937年的中国事变表面上是由关东军策划的一个地方事件,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有预谋的阴谋。……自从关东军成功侵占东北以来,军国主义者就以牺牲文官政府为代价,一举跻身于国家政治。……他们冷酷地追求权力,公开宣扬扩张,乐意诉诸恐吓和暗杀等手段,这暗示了某种非正常行为。”材料表明七七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全面侵华蓄谋已久
B.“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的成功启示
C.日本武人专政取代文官政府的斗争手段
D.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7 .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2016-08-24更新 | 250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