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国殇”南京大屠杀
近日,某高校教师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 30 万遇难人数,引发众多关注。对此,某高中研究小组开展历史探究,搜寻到下列史料。

材料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光普的口述证言(如下为唐光普的登记表与伤痕展示照片,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12 月 18 日下午四点左右,我们被反绑带到上元门大窝子江滩。晚上八九点,日军开始屠杀时,枪一响,我就顺势倒地。

材料二:南京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判决书》(资料出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节录:


材料三: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斯迈思 1937 年 12 月 27 日书信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今天早上有个人身上带着五处刀伤来到大学,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古林寺,在那儿被 130 名日本土 兵用作刺刀靶子。

材料四: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井家又一 1937 年 12 月 22 日日记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一路连打带骂地拉着 160 余人出了外国人居住的街区,来到古林寺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将他们关进池塘边--间单独的房子里,然后 5 人--组地带出来用刺刀刺死。

材料五: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资料出自朱成山《1998—1999 年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的发掘和考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其中包括 1998—1999 年间发掘出 208 具遇难者遗骨的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经骨密度检测,该处遗骨埋葬时间距检验时间为 60 年。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回忆,慈善机构曾于 1938 年初在此掩埋。

材料六:(美)张纯如著,杨夏鸣译:《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东方出版社 2007 年):

《南京浩劫》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1968—2004)著,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

请设定一个标准,对上述六则材料进行分类。
2023·辽宁·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记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共掠夺煤炭1.15亿吨,钢材1308万吨,生铁300万吨;在东北开采石油年均20万余吨;收缴粮食为3330.8万吨,其中1130万吨被运往日本。日本此举的目的是(     
A.满足日本拓展市场的需要B.变中国为其经济附庸
C.消灭中国抗日的物质基础D.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
2023-05-08更新 | 427次组卷 | 8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04中国近现代史(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袁世凯继承历代修史惯例,于1914年开设清史馆,馆中执笔者多数是清朝遗老,他们对清末革命运动或不予记载或视为乱臣贼子,且自民国以后只用干支纪年,1927年至1928年,经张作霖拨款,《清史稿》陆续刊印。1930年,国民政府宣布禁止销售《清史稿》。

——摘编自王钟翰《清史稿说略》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学界围绕《清史稿》展开讨论。1931年,孟森批评《清史稿》缺漏“建州卫”,指出清朝先世为建州卫,与明朝存在附属关系。力图历史地论证东三省的归属。1934年,容庚认为历代史书多有舛误,国民政府却唯独禁售《清史稿》,即使与古代专制朝廷相比,也是缺乏度量的。

——摘编自周海建《南京国民政府对<清史稿>的审查及其社会因应》

材料三   20世纪,有部分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美国学者先后提出元、清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与以往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存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异。这在中国史学界引发轩然大波,质疑之声四起。2002年,为了编写一部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型清史,国家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集全国清史学界之力,开启新编《清史》工程,全书计划3000万字,共计92卷。

——摘编自王俊义《郭影秋与清史研究和清史编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对《清史稿》的不同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所持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的角度分别对孟森和容庚的观点进行解释。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新编《清史》的意义。
2023-03-29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走向胜利-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材料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参谋处抄送俘获日军士兵日记代电(1938927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参谋处代电谍字第1443

中华民国廿七年九月日

汉口国际宣传处并转中央社及各报社:本战区于北极峰(瑞昌东南)之役检获敌第九师团第十九联队预备役陆军上等兵三和惣一之日记,由该日记简短记载中可证明,敌军之奸淫行为与我军战斗力之坚强,并知敌第九师团调动频繁,疲于奔命也。兹检送摘译该日记一份,请查照宣传为荷。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参谋处。感午。谍。附敌兵日记一份。

摘译第九师团第十九联队预备役陆军步兵上等兵三和惣一之日记

四月十九日——由昆山出发,经常州宿镇江。廿日——由镇江过南京,宿浦口。

廿一日——担任浦口车站卫兵。五月二日——宿蚌埠,备赴第一线。

四、五两日——赴第一线对“敌”警戒。六日——“敌”异常坚强。最后突击,第三中队三十名战死。

七日——午前七时,由张八岭出发,三十里后遇由徐州来之“敌军”。在联队本部之警戒营住宿。

八日——午前七时出发,午后二时遇华军五百名与军器第一队?①师团之主力部队战斗一小时。

十日——退第二线休息。十一日——再赴第一线,华军战斗力正坚强,第三□队被夜袭,战死甚多。

十二日——第三中队被包围,几次变更位置担任警戒。午前二时半遇华军,即候全体起床警戒。

十五日——退后蚌埠附近休息。卅六联队任第一线任务,前线师团主力第三师团一部及第十九联队主力五百名战死。思之不欲入浴。

十八日——午前八时,由某地出发攻击退却中集中宿县之华军。

十九日——午后向徐州攻击,与华军苦战数日,徐州陷落,一无所获,不知为何而战。廿三日——向蚌埠前进。

廿六日——向张八岭出发。廿七日——由张八岭至蚌埠。廿九日——午前七时,由蚌埠出发至南京。卅一日——午后至慰安所与日本妓女交媾一次,去洋一元五角。六月一、二日——南京经常州至宜兴。四日——在宜任镇警备队第二下士哨服务,热至九十度以上。六日——午前十时警戒宜兴镇,闻枪声二十发。七日——至慰安所与日本女人交媾一次,去洋二元五角。

九日——任宜兴警备队第二下士哨,闻在前方六里处有枪声四十发。十日——至酒保慰安所,去洋二元。

十二日——奸淫中国女人二次,中国女人不甘愿竟自杀。

十四日——任警备队卫兵三日,天雨,甚感困难。第九中队被夜袭,死二名。本部被焚。华军约六百名。

十五日——至慰安所与日本女人交媾一次,去洋三元五角。

十六日——第三回奸淫中国女人。

十八日——午后二时,第五回奸淫中国女人。三时赴酒保慰安所。

廿日——午前八时五十分允许外出,至日本妓女处,去洋一元五角。

廿一日——廿日夜由宜兴出发,本日上午七时至管村镇。

廿二日——午前八时出发,至新葆镇午餐。午后一时半往攻某小村,用山炮五六发。在杨港镇回营休息,因奸淫中国女人回营甚迟。

廿五日——上午八时,由杨港镇出发,午后三时至管村镇。

廿六日——午前八时,自管村镇出发至宜兴。

七月四、五、六日——午前十时起,受发烟简之教育。

七日——事变一周年纪念日,静默一分钟,思不出为何而战。

十一日——午前九时,华军七八名在九百米前方发现,斥候开枪六十发,始退去。西乌大队熊田少尉等十五名担任警戒。

十五日——午后第五大队出发,攻击华军。

十八日——至慰安所一游,热至一百十五度。

十九日——午前演习手榴弹及小队长之教育,午后至慰安所。

八月七日——午前五时起床,七时自宜兴出发。

(七月廿三日起至八月五日止无日记)。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参谋处抄送俘获日军士兵记载慰安妇等情况日记的代电》,杨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2020,(04


(1)依据材料,从侵华日军日记的记述视角,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慰安妇制度的罪行,并搜集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佐证。
(2)综合上述材料,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法西斯残暴本质。
2022-03-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史料阅读的读、析、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一书中记载: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的八年中,日本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的陆军,平均每年占总兵力的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中国能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主要是因为(     
A.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B.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C.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D.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2017·四川泸州·一模
名校
6 . 据记载,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最先提出了“中国民族”,1902年他又改称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这一称谓成为最流行的时代语。由此可知“中华民族”一词
A.反映了民族民主意识B.开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征程
C.消除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D.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
2017-04-18更新 | 110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02“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口号与时代流行语-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