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共某次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会议还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该会议(       
A.促使了国民大革命席卷全国B.确立了开展武装革命的方针
C.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D.形成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2024-04-17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为配合日本侵华,台湾殖民当局开始推行“皇民化运动”。殖民当局首先禁止台湾同胞使用中文,一律使用日语。各级学校停开汉语课程,一律使用日文教科书,并强迫学生接受日本国民训练,提倡敬仰天皇,树立“忠君(天皇)爱国(日本)”的思想。殖民当局下令拆除中国寺庙,捣毁各种民间神像,大肆修建日式神社,供奉日本神祇,强迫台湾同胞“参拜”。1940年,殖民当局又推行“改姓名运动”,要台湾同胞将中国姓氏改为日本姓氏。生活习俗上,殖民者禁止台湾同胞穿中式服装,强迫穿日本和服,吃日式料理。

1941年,殖民当局又成立了“皇民奉公会”,将台湾同胞纳入各种“奉公会”,如产业奉公会、文学奉公会、挺身奉公会等团体。在全岛开展各种“奉公”运动,如“献金报国”“储蓄报国运动”,强迫台湾同胞从事毫无报酬的繁重劳动,残酷压榨台湾人民。

——据张春英《“皇民化”运动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的举措与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皇民化”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作出的部分规定。这表明国民政府(     
发表时间出处内容
1937年7月12日《卢沟桥事件第二次会报》必要时令第三者出绥东侵内蒙,以扰敌之侧背
1937年7月底《第三者使用方面及经路之建议》建议红军部队“一切旗帜、符号、服装,均改换”,并“以察东龙关为根据地,经赤城向丰宁、承德方面活动”
1937年8月3日《卢沟桥事件第二十四次会报》即令陕北朱、毛所部开绥东出察北,向热河挺进
A.意识到抗日根据地的价值B.已经放弃反共的基本立场
C.调整对中国共产党的策略D.主动建立与共产党的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023-07-17更新 | 4101次组卷 | 26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顺应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进行改编。在改编谈判中,共产党虽然答应了国民党提出的红军改名称、换服装、与国民党军队统一编制等要求,但始终坚持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权和指挥权。在八路军各级职务配备上,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只允许国民党向八路军派驻联络人员。在军事指挥上,八路军坚持独立自主实施军事行动,只同意国民党有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的协商权。改编不久,中共中央发现军队中军阀作风等不良习气有所滋长,中央军委立即在八路军中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此后,八路军积极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在敌后进行游击战,牵制和打击日军。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屡遭失利,八路军却在敌后越战越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最终完成改编,出师抗日,这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

——摘编自丁家琪《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的谈判斗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的历史意义。
2023-04-0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2015年《大刀进行曲》入选网络“十大我最喜欢歌曲”之一。该歌曲创作于1937年7月,歌词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党改变“攘外安内”的政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基本化解
2019-11-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三)
8 . 1931年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侵华的形势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要求将地图画于学校、学习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并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这一做法
A.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B.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
9 . 1933年7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御辱抗日,绝非以武力可与之竞胜,亦非以外力可以牵制,此时唯有在内政社会教育制度中,即国民军事教育与团练保甲之中,积极努力行之五年,由小而大,则或有万一之效也。”这反映了
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破产
C.日本侵华改变了中国政局
D.蒋介石已经有了抗日的筹划
10 . 《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始末
B.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
C.日本在中国制造屠城事件
D.国共联合抗战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