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C.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2018-05-10更新 | 698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某纪念馆的纪念墙(部分),它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A.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B.日本割占中国台湾岛
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D.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军事科学院专家岳思平曾刊文表示“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1931年至1937这六年间,中国军民发起的东北抗联、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等局部战争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段历史不应忘记。”这表明,“十四年抗战”的说法
A.体现了抗战的全民族性
B.突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间的合作
C.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D.着眼于抗战的全程性、完整性
4 .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这一地区指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根据地
C.陕甘宁根据地
D.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5 . 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具体是指
A.1931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
2018-01-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2017-08-04更新 | 3059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精编版)
7 .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7-02更新 | 1396次组卷 | 3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根据习近平讲话精神,官方提出“14年抗战”概念,取代“8年抗战”的传统说法。


解读材料,提取一个关于抗日战争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至少提出两点理由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9 . 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A.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
C.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2017-04-01更新 | 923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10 . 钱穆的《国史大纲·引论》认为:(新通史)最主要之任务,尤在将国史真态,传播于国人之前,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己尽之责任,而油然兴其慨想,奋发爱惜保护之挚意也。作者认为“新通史”的核心价值是
A.培养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
B.培养历史学家的个人素养
C.培养求真意识和不畏强权精神
D.培养历史研究的踏实学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