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0年,毛泽东在《论政策》中指出,应容许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文化人、记者、学者、技术家来根据地和我们合作,办学、办报,并提出对广大知识分子采取大量任用,教育、改造的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提高根据地群众的识字率
C.与国民党争夺中间知识分子D.践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
2024-03-01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孟村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4年,中国共产党的部队规模已从抗战初期的不足5万人发展到了60万人,1945年春则发展到90余万人,根据地已遍及敌后10余省近亿人口,党组织也由抗战初的2万余人一举扩展到了121万人。抗战期间,中共力量不断成长主要得益于(     
A.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支持援助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发展D.坚持全面抗战方针路线
2024-02-29更新 | 26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4 . 1942年,法国海军中尉乔治·乌尔曼进入边区,他以亲眼所见证实,“政府本着真正的民主精神”“并为未来的大众代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评价最有可能基于(     
A.反“扫荡”斗争胜利B.大生产运动开展
C.“三三制”原则落实D.《论持久战》发表
2024-02-27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全民族抗战时期是毛泽东撰写挽联、唁电、祭文、悼词等数量最多的时期。此时期他悼念的英烈可分为四类:一是为抗战而牺牲的爱国群体;二是牺牲的共产党员;三是牺牲的国民党将领、政要和民主党派人士;四是为支持中国抗战而牺牲的国际友人。这(     
A.凝聚了抗战力量B.体现了战争的持久性
C.扭转了社会舆论D.消除了党派间的矛盾
2024-02-26更新 | 21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董子高级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2月入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下辖的太行区对村干部的调整情况。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阶段

项别

赞皇

临城

内邱

元氏

昔东

和东

平东

井陉

调整前

脱离生产的村干部

166

106

48

42

93

45

90

33

调整后

脱离生产的村干部

79

37

25

25

56

34

57

16

A.应对日军囚笼政策B.落实精兵简政原则
C.“三三制”的推行D.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日军气势汹汹地猛进,国民党军节节后退。当时华北已经飞雪,装备简陋、习惯山地作战的八路军,却穿着单衣草鞋大踏步向敌后、向平原挺进,他们同地方党组织结合,开辟并巩固新的抗日根据地。这佐证了(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抗战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敌后战场的作战促成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展
2024-02-21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为了贯彻民主建政的原则,在各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民主选举方式,发明了“红绿票选法”“豆选法”“画圈法”等选举方法。为了使得党政军民融洽协调,推动抗战和生产,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活动,在陕甘宁边区首先开展“双拥”运动。针对农民的封建迷信活动,根据地政府通过讲演、报刊、展览,以及出版通俗科普读物等方式,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对于大量难民涌入根据地的情况,根据地政府兴办工厂,吸收难民到工厂做工;兴修水利,组织难民参加水利建设。同时,根据地政府给难民提供贷款、土地、种子、食粮等,为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创造了条件。有些地方还建立了合作社,使农民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生产。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改善了难民、灾民的困难境遇,增强了他们对根据地民主政府的信任和认同,这对稳定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及推动社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张卫波《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治理及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社会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社会治理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所示为1937年、1942年延安人口的部分统计数据情况。该时期延安人口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年份总户数/人数新增户数/人数外来户数/人数
19377703户/33705人
194216446户/64292人8473户/31587人8009户/29704人
A.大生产运动成效显著B.沦陷区难民大量涌入
C.减租减息极具吸引力D.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
2024-02-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指出: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     
A.政权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军事建设
2024-02-0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