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9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征得蒙古族人民同意后,决定把成吉思汗的灵柩从绥远移至甘肃。6月,当成吉思汗的灵柩途经延安时,延安各界一万余人举行了盛大祭典,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边区政府的代表等都参加了祭典。当时,边区政府此举
A.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B.实现了蒙古族内部秩序的稳定
C.体现了新中国民族平等政策D.意在团结蒙古族人土共同抗日
2 . 抗战以前,西南地区基本上由各地方军阀控制,财政上不容中央染指。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后,独资兴办、与西部各省地方政府合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这种变化
A.推动了工业布局渐趋平衡B.有利于改变西南地区经济分割的局面
C.建立了独立自主工业体系D.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 1942年,中共中央指示各根据地,在自愿基础上,组织农民建立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农业集体劳动合作组织,开展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农业集体化进--步深入B.巩固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
C.保护和发展根据地小农经济D.增强反抗外来侵略的力量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八路军深处敌后,发动了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同时也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日胜利的信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二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一个世纪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摘编自田珏《台湾史纲要》


(1)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战役”的名称及其重大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5 . 193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敌后方的各中央分局、区、地、县、市、分区的党委设立组织部,集中管理干部的考察、征调和分配等工作,并且开始出现了地方干部与军队干部在管理上的分工。这些做法
A.标志着我党干部制度的成熟B.秉承“三三制”政权建设原则
C.适应了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D.配合了解放区行政区划的调整
2020-11-26更新 | 486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1938年-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举办了四届大型工农业生产展览会,每届都要评定展品等级并给予奖励,一般还要邀请有经验的人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边区政府这种做法
A.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政权B.有利于缓和边区的阶级矛盾
C.开创了中国博览文化先河D.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彭真在总结晋察冀的经验时曾谈到:“敌在战略进攻阶段疯狂地前进,尚未照顾到其后方,在各重要点线之间空隙很大。旧统治崩溃了,敌后新的统治十分松懈,或尚未建立。”毛泽东也观察到:“由于日本占领军人数很少,日本人不能掌握所占领的土地。他们的部队通常只部署在铁路沿线的居民点和城市中。而农村几乎全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毛泽东还有进一步的论断:“一是辅助正规战,二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

——摘编自黄道炫《抗战初期中共武装在华北的进入和发展》等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时花在哲学上的工夫,推动了他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方向前进了一步。……这里有一个政治上的必要条件,是党要成为有纪律的组织,党员都接受党的路线,党员都靠得住,能按照给他们的指示办事。国民党吃了很厉害的宗派主义的亏。共产党的组织小些,他们能排除宗派主义而取得成功。中共的成功依靠党的积极分子的一致性,他们一定要在理智上深深相信党的路线的智慧。路线的正确性一定要用理论原则和实际行动来证明。

——摘引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针对日军“各重要点线之间空隙很大”这一局限而实施的军事对策,并列举中国共产党“一是辅助正规战,二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的两个典型战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延安时期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并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在思想上实现“党的积极分子的一致性”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意义。
8 . 抗战末期,陕甘宁边区和山西根据地出现了一些农业生产模范互助组。农民通过互助方式,不但解决了个体农户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困难,而且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取得了粮食丰收。这些尝试
A.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证明了人民公社的可行性
C.为建国初的农业经营提供了经验D.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
9 . 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及派别对李鸿章评价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影响评价李鸿章的因素进行阐释。
10 . 1944年12月,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规定:“凡合法土地所有人在法令限制范围内,对于其所有土地有自由使用之权,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土地为一切依法分得土地人所有,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土地仍为原合法所有人所有。”上述规定旨在
A.改变农村原有的土地私有制度B.鼓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C.进一步巩固各阶层联合抗日D.为反抗国民党积蓄物质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