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对中国军民来说,不要为若干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丧失所震惊,要有计划地部署防御抵抗和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要抓住敌人兵力不足和兵力分散的弱点。这反映了(     
A.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的策略B.党的抗日推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存实亡D.党对抗日进行长期全面的战略规划
2023-11-21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抗日战争时期某根据地的财政来源情况。根据表格,可以推知(     
1938年1939年1940年
外援(%)52.7481.8674.0
其他(%)47.2618.1426.0
A.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失败B.根据地开展经济建设具有必要性
C.国民党加大对抗日根据地支持D.根据地财政对外援依赖全面扭转
2023-11-21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1941 年1月,美国《租借法案》出台,总统特使劳克林·居里博士于1941 年2、3月间访问重庆后向罗斯福提出了一个详细的访华报告,建议美国加强援助中国继续抗日,促使蒋介石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防止内战。之后,美国较大规模地援助中国。美国对华政策调整(     
A.意在抬举中国,壮大美国势力B.源于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日
C.利于促蒋联共,稳定中国政局D.使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尊重
2023-11-20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后,苏区教育方针指出:教育要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要为工农群众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时提出的革命文艺方针与此基本一致。1933年,高尔基戏剧学校在瑞金成立,师生经常配合革命活动进行演出。

——摘编自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材料二   1937年,中国共产党将教育方针调整为“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创建于延安,其办学目的是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后创作演出了《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作品。

——摘编自郝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战火中的高等院校艺术教育》

材料三   1953年,文化部召开第一届全国艺术教育会议,提出高等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般文艺修养、精通业务知识并掌握业务技能”的人才,并制定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方针,要“发扬民族艺术,学习苏联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音乐干部”。

——摘编自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艺术教育方针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发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并谈谈你对艺术教育方针调整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11月,中央采纳了开明绅士李鼎铭等人联名提出的《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议案,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实施精兵简政。边区政府先后两次召开政务会议,讨论贯彻执行精兵简政及其方案问题,决定设立边区“编整委员会”,具体负责边区各级行政组织机构的精简裁并及人员编制等工作,并初步确定了各机关、部队、群众团体裁减人数,以及相关部门的调整、精简问题,向各厅、院、处和各专署、县府发出决策部署。边区机关率先示范,迅速展开行动,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开始精兵简政。各抗日根据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开展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精简,历时2年多,至1944年基本完成。

——摘编自刘征徐亚涛《“精兵简政”的提出与实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实行精兵简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的特点及作用。
2023-11-18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1941年中共新正县政府进行全县乡选,全县到会议员27人,其中女议员2人,回族议员2人,并聘请10位绅士参加,内有2人系清末秀才,会上选举了县参议会议长、常驻议员和政府委员会。这反映出(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了国家权力属于广大人民
C.边区政府确保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
D.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
2023-11-17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是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后在1941—1944年对生产事业的投资和贷款情况(单位:万元)。据此可知,陕甘宁边区银行(     

1941194219431944
农业贷款
361278010000
部队机关生产贷款7541786199338739
工业贷款1091618262265242
贸易投资40854423785974851
合作社投资241233588181
A.以恢复发展农业经济为重点B.实现了全国金融秩序的稳定
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经济基础D.巩固并发展了革命统一战线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大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东方诸经济落后国的运动,若不得贫农群众的协助,很难成就革命的工作。”他已经认识到:“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之基础,农民至少占全国人口60%以上,其中最困苦者为农民中占半数之无地的佃农。”

——摘编自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材料二   井冈山时期,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共相继制定、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土地问题决议案》等,对土地革命的一些具体政策做出规定。到1931年春,苏区中央局发出通告,明确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由此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且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土地改革方案。

——摘编自梅黎明《峥嵘岁月—井冈山斗争与中国革命》

材料三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提出:一、承认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应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故于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以便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摘编自赵鲲《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百年回顾与启示》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改革开放简史》

(1)解释材料一中“若不得贫农群众的协助,很难成就革命的工作”。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井冈山时期和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异同。
(3)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明确指出了包产到户的效果,打消了一些人的担心。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论断的史实依据。
2023-11-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9年1月17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举行,参会议员身份情况如下,对如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议员身份共产党员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小资产阶级无政治派性的工人、农民其他
(特邀代表)
议员人数44454614
A.中国议会民主政治趋于成熟B.国共第二次合作成果在扩大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体现D.贯彻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41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制定了努力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毛泽东指出,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经济和财政工作机关尤其要注意。这说明(     
A.群众投身土地改革热情高涨B.日本加紧对沦陷区经济掠夺
C.根据地面临较大的经济困难D.第二次国共合作出现了裂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