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中共中央(     
A.开展大生产运动B.发表《论持久战》C.实行土地革命D.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2024-02-08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决定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这些举措(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践行了团结抗战的路线
C.表明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是创建革命政权的尝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7年至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西根据地开展了“戏剧运动”。比较成功的剧目有李伯钊创作的《母亲》、《村长》,阮章竞的《九一八前夕》等。它们都善于选取敌后现实斗争的片段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场景。由此可见,山西根据地的“戏剧运动”(       
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形式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新战果
C.拓展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新范围D.提高了根据地民众的抗日热情
2024-02-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调整了放款政策,强调边区生产建设放款的重点应当放到私人经济上,公营经济则次之,如边区银行绥德分行以30万元资金投放于民间纺织业,并为永昌公司投资200万元。这反映了(       
A.边区政府对纺织业进行统制B.中共放弃了支持公营经济
C.中共意在缓解民族工业困境D.新民主主义政策得到落实
2024-01-30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全国卷统编版,12+3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辟敌后战场,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在消灭了大量敌人的同时,自己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在长期艰苦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

——摘编自曲青山《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材料二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布局不合理,绝大部分工业建立在沿海地区。这种畸形布局,使上海和沿海沿江地区的工业受日本侵略的严重威胁。1937年,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内迁计划。机械和纺织工业在西南西北的发展,成为战时后方工业的中坚。重庆、昆明、桂林、西安、宝鸡、兰州、汉中、衡阳、邵阳等城市,都逐渐成为初具规模的工业中心。

——摘编自张宪文《试论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经济战略的转变》

材料三   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发起全面侵华的标志,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共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中共某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六大B.古田会议C.洛川会议D.遵义会议
2024-01-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7 . 下表为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部分诗词。综合表中信息可见(     
作者身份诗词
阿英共产党员
文学家
星光沉黯月昏西,渐渐芦苇来满吐   我自擎枪行大野,军号前村鸡乱啼。
皓青民主人士将军弓马故盘旋,巧胜炎人是此年。 提倡民权开议会,发扬诗兴筑吟坛。
于力学者日寇天同愤,驱除要儿时!

新四军战士将军百战虎生风,气壮山河诛寇兵。 塘马村头丧敌胆,倭寇俯首葬英雄。
A.挽救民族危亡凝聚了抗日力量
B.合作抗战成为全民共识
C.正面和敌后战场将士共赴国难
D.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024-01-23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观察历史地图有利于形成时空观念。对下列如图和如图战役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图1是进入相持阶段后取得的最大胜利;图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B.图1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图2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图1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图2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图1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图2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2024-01-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下列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事件发生在“全面抗战”阶段的是(     
A.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B.组织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
C.积极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团结抗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5月,西北办事处颁布了《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设立了“边区选举委员会”。《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中规定了一些选举原则,根据选举条例的规定,凡是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境内、截止选举之日年满18周岁的人民,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群众在选举候选人的时候是自由的,不受他人影响,想选谁就选谁;选举时,当场投票,当场公布结果,而不拐弯抹角;在选举中,所有选民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阶级一律平等。选举委员会提前还做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制作各种标语,如“人民是政府的主人”“不让一人站在选举之外”“选举是保卫边区的法宝”等,充分说明了民主选举的目的和意义。

——摘编自邹燕、张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制度的探索》

材料二   近百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民族的独立与实现国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就政治发展而言,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摘编自柳建辉《新时代的政治建设简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边区政府的选举原则,并分析边区政府民主选举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2024-01-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