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   1937年7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民族革命”的主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方面说明抗日战争胜利是“共同奋斗"取得的。
2 . 1939年2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关于发展生产运动的紧急通知》,动员边区人民参与生产,实现自给自足。当年4月,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 激励边区人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由此可知,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A.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适应了正面战场的战争需要
C.巩固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D.体现了中共七大的工作要求
2023-07-19更新 | 199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行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8年1月发行的《救亡手册》重点介绍了“全国总动员”“战时政治”等八项“战时政策”,“宣传”“游击战”“消灭汉奸”“防空与防毒”等十五项“救亡工作”。据此推测,该手册(     
A.体现了国民政府意志B.促进了国共走向合作抗日
C.有助于指导民众抗日D.表明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2023-07-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3年,华北、华中、华南根据地军民取得了一系列反“扫荡”、反“清乡”斗争的胜利,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到1943年底,根据地人口上升到8000多万人,抗日武装力量上升到50万人左右。这一形势(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B.巩固了国共合作的局面
C.增强了中国坚持抗战的信心D.推动了百团大战的开展
5 . 全面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边区,由乡代表会代表和区、县、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乡、区、县、边区各级政权。其他根据地多以陕甘宁边区为楷模,选举产生各级政权。这一精神的贯彻(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保障了全国各阶级的民主权利
C.根除了国民政府在根据地的影响D.推动了抗日民主新政权的建立
2023-06-30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42年9月9日,毛泽东在延安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周恩来要求新四军“要学习跳跃、游泳,这是打游击战特别要学会的,比如攻据点时跳铁丝网,携枪游泳袭击敌人在游击战中我们要把体育运动提倡起来”。这说明当时体育运动(     
A.为战争和民族革命事业服务B.受到根据地军民的普遍推崇
C.具有浓厚的传统体育色彩D.以正规的学校教育为起点
2023-06-28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一面坚持抗战,一面巩固抗日根据地和发展生产,在敌后根据地实行(     
A.耕者有其田B.平均地权C.农业合作化D.双减双交
8 . 下表所示为1940年冀中地区村政权部分工作人员成分统计情况(单位:%)。这表明,当时敌后根据地政权建设(       

工人

贫农

中农

富农

地主

商人

大会代表

7.5

41.7

37.9

7.8

0.3

4.8

村长、书记

5.9

39.2

45.8

7.4

0.2

1.5

委员会主席

7.6

40.1

40.2

6.7

0.1

5.3

A.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是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首次尝试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2023-06-21更新 | 642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长水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2023-06-10更新 | 6524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泸水市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813日)

材料二   19458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2023-06-09更新 | 6283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泸水市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