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冯简,字君策,我国著名科学家、无线电研究创始人。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先后受聘为重庆大学电机系教授、系主任和工学院院长。抗战时,他通过借读、拜学等方式,把战争中流亡到重庆的学生尽可能地吸收到重大就读,只为培养更多的无线电通信人才,缓解国家之所需。此外他在重庆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35千瓦短波电台,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整个抗战时期他的电台未曾中断过一次任务。1940年,他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电波研究所——交通部电波研究所,随后又创建了中国第一座电离层观测台,从事大气天空对电波反射影响的研究,开启我国电离层常规观测的先河。1947年秋,年过半百的他深入北极圈,在异常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采尝试与重庆作6900公里远距离通信试验,最终喜获成功,他是我国到达北极进行科学研究并获巨大成功的第一位科学家。

——摘编自《抗日战争中的重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简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冯简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贺麟(1902-1992),中国著名哲学家、“新心学”的创建者。1917年后,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贺麟先后就读于省立成属联中和清华学堂。1926年,贺麟先后赴美国及德国继续深造研究哲学,以期“知识救国”。在德国学习期间,贺麟试着把儒家传统哲学同西方哲学融合起来,并最终确立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方向。1931年,贺麟回国后在清华和北大任教。40年代,在充分理解了东西文化的异同之后,贺麟构建起一个严密的“新心学”理论体系。贺麟指出: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传统的儒家文化,早已陷入了僵化、教条和固步自封的愚昧之中……只有让儒家文化充分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推动其向前发展,才能重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品格,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复兴。

——根据东周社《和美金堂大师贺麟》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贺麟创建“新心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贺麟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世纪20年代,国民政府提出收回领事裁判权,美英等国以中国现有法治状况堪忧为由,拖延数年。1942年,美国主动向英国提议,分别与中国进行谈判,短时间内即达成了废除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简要条约。美英这一调整(     
A.肯定了中国法治水平提升B.迫于国际局势变化的需要
C.实现了中国国家主权独立D.源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024-04-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晋思想家张湛为道家经典《列子·汤问》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作注时,认为愚公面对智叟的嘲讽,仍坚信可以搬走两座大山,体现了“智”与“愚”之辩。唐宋时期,文学家们将愚公移山的故事剥离道学内涵,陆游曾写道:“东郭稍能师顺子,北山未敢笑愚公”,将之作为文学用典,充满诗意和情趣。明朝理学家万鲤则提倡学习要有愚公一样的不可移之志,精诚尽心,体道明理,成为训谕后人的例证。1918年,傅斯年在《新潮》杂志上撰文指出社会的进化,群众的力量,追求自由与进步就是“愚公移山”。

——摘编自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

材料二   1945年,中共七大闭幕会上,毛泽东发表题为《愚公移山》的重要讲话。“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现在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1957年,山东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合作社,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通过一锤一錾凿岭整地、移河改道、植树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在读到这个报告时,挥笔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等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下愚公志,打好脱贫攻坚战”,进一步丰富了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赋予其贯通古今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愚公移山故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两次提及愚公移山的意图,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愚公移山”传承千年贯通古今的“时代价值”。
2024-04-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从党的“六大”到“七大”,其间长达17年,是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中间隔最长的。筹备召开“七大”,仅中央正式决定就有8次之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动荡的社会形势B.抗战还没有完全胜利
C.共产国际的影响D.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熟
2024-01-01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船只便已在南海中航行,并以“涨海”称之。晋代渔民便已在南海诸岛从事捕捞活动。宋代官方地图《诸蕃图》中,南海诸岛已正式划入中国版图,政府还派水师巡海至西沙群岛一带。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到南海测量。明清两朝,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并置水师负责巡视和军事戍卫。数百年来,中国沿海渔民在南海诸岛上种植椰树、香蕉、番薯等,并建立了许多供奉神明的小庙,人们还在南海诸岛上发现了大量历代古钱币。

——据吕一燃《中国海疆史研究》

材料二   日本战败投降,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负责南海各岛屿的受降事务。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23日派海军抵达东沙群岛,设置气象台,后又增派军队登岛驻守。1946年11月28日进驻西沙群岛之武德岛。1946年12月15日,南沙群岛接收人员在太平岛举行接收南沙群岛升旗典礼。后又与法国政府数度谈判,收回南沙群岛的主权。1947年,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用11段国界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域范围。

——据陈谦平《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述论》

材料三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同意以和平方式而不诉诸威胁或使用武力,由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解决他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端。宣言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区层面处理南海问题的首份政治文件,意义重大。

——据李金明《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南海诸岛开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能够收回南海主权的原因,并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对处理南海问题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