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共和国长子”挑起制造业大梁长春被誉为“车轮子上的城市”,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1953年6月,毛主席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年轻的共和国通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培育出一汽这个“共和国长子”。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3年奠基,1956年建成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命名为解放牌CA-10,结束了中国不能自行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用第一夯实着“第一汽车”的基业。从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到80年代初,解放牌汽车一直没有改头换面,销量持续下滑,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1986年2月14日,第一汽车厂召开转型换产万人誓师动员大会。1987年解放CA141 正式投产,一汽“不停产、不减产、垂直转型”成功,创造了中国汽车发展史的奇迹。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公司成立。2002年,与天津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与丰田正式签署合资合作协议。2006年一汽进行自主创新,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当年5月18日推出奔腾轿车。而今,一汽进一步打造民族汽车品牌,走出新时代汽车强国之路。


一汽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史,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3年,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就业人员大增,城市和工业用粮也随之成比例增加,这导致物价全面波动、工资上涨,进而波及工业生产。对此,陈云提出:粮食问题,必须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坚持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调整内部关系。此举推动了(     
A.农业集体化改造B.政府工作中心的转移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化
3 . 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年的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围绕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通过公私合营,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在这一时期,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一五”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了1/319558月,工资制代替供给制。1956年,职工工资有了大幅度提高。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费用大幅度提高。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为中国建立社会正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结合上述材料,用唯物史观的原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改革和经济改革两者之间的关系。
2023-10-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4 . 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年91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关于上述三个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阻挡和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但这种状况在一战期间有了缓和的机会,“实业救国”思潮也在此时迅速崛起,同时也出现了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严重滞销。民国初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如面粉业和冶铁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在这期间,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增至1920年的475家;而冶炼业由战前的8家增至20家。另外,列强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纺织业和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60%的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

——摘编自吴才军《简析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国家制定的“二五”计划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

——摘编自孙星《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
2023-10-01更新 | 26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蓬莱第一中学、 蓬莱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段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为表明自己新的阶级立场,也纷纷脱下西装,换上中山装。不少服装店开办了改西装、长袍为中山装的业务,就连衡量裁缝手艺的标准也变为谁能做好中山装”,该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1911——1915B.1924——1927C.1949——1956D.1978——1992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9年,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通过决议,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五一”劳动节。表5体现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一”劳动节的重视。

时间

内容

1927年5月1日

中共发表《告中国民众书》,提出:“今年中国工人阶级的‘五一运动’,绝不仅是宣传示威而已,中国工人阶级已经要力争自己阶级利益的保障,用自己的力量保障革命的胜利和工人阶级的利益。”

1939年4月12日

《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职工运动与“五一”工作的决定》提出在“抗战中去解决工人实业、饥饿的问题,以增加抗战建国的力量”

1948年4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促成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等一系列重大方针

1950年4月29日

刘少奇在“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劳动者是文明的创造者,劳动者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们”

1961年5月1日

毛泽东指出“工人要有革命骨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1984年5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文化科学水平较高的一部分,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把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两个阶段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2)从表中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各选一个时期,对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进行合理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3年钱大昕创作的年画作品《把自己满意的人选出来了》。下图描绘的是当选者胸前戴大红花与大伙见面的场景,该年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B.人民群众拥护党的领导
C.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D.人民群众参政热情高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党带领全体人民孜孜以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的中国特色。

——摘编自2022年9月27日党建网

材料二: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



结合材料,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1952-1956年全国各种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其中,①和④分别代表的是(     
经济成分
1952年1.50.719.171.86.9
1956年53.47.332.27.1
A.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B.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C.国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