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业合作社逐渐发展起来,对图2信息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三大改造中诞生了农业合作社B.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工业发展
C.“一五计划”发展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
2023-06-29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50年代我国工业建设成就分布图。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形成了合理均衡的工业布局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D.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 .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西藏的和平解放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一五计划”的实施D.政治制度的创新
4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据方创林等《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整理

A.A段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和计划经济建设
B.B段城市化倒退是因为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C段城市化加快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D段城市化迅速发展是因为中国加入了WTO
2024-02-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百年首钢

首钢,自1919年扎根于石景山起,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百年历程。各个时期在工人中传唱的歌谣,体现了时代的变迁。

所处时期

歌谣内容

1919-1948年蒿草半人高,烟囱鸟做巢,黄沙吹满面,野兔遍地跑。总也不出铁,生活没依靠,救国更没招。火车一冒烟,来到石景山。干的牛马活,吃的混合面。鞋子没有底,袜子耍了圈。鬼子刺刀下,早晚一命完。要想回家去,没有盘缠钱。工人天天盼,鬼子早完蛋。
金元券法币票,开支发了一大抱,一斤粮食买不到,饿得肚子咕咕叫,工业救国成口号。
1949-1978年修好旧机车,点燃炉中火,炼出好铁水,献礼新中国!
一天打破两面鼓,两天敲碎三面锣,不是锣鼓质量差,是社会主义建设喜事多!
1979年以来说改革,话开放,工资年年往上涨,做主人,创第一,我为四化多炼钢!迎奥运,大搬迁,转岗分流没怨言,奔赴河北曹妃甸,还给首都蓝蓝的天!海滩新建大钢广,挺进世界500强,炼出一流优质钢,再创首钢新辉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以“百年首钢与时代变迁”为主题,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4-04-02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鸿章的主要工业布局行为图

——摘编自刘静 《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 论题正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1-20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荣氏企业是中国近现代民营工业的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荣氏兄弟在无锡开办第一家面粉厂,后将创业基地由无锡延伸至上海,并扩展至全国诸多地区。从1914年至1922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且拓展到纺织行业,逐步形成了茂新面粉公司(4个工厂)福新面粉公司(8个工厂)中新纺织公司(9个工厂)为代表的荣氏工业体系。1925年,荣宗敬发表提倡国货宣言。抗战时期,无锡和上海的多家荣氏企业或被炸毁,或被日军军管;面临危局,荣氏审时度势,将位于汉口的中新四厂、福新五厂内迁至成都、宝鸡等地:整个抗战期间,荣氏企业没有一个和日伪合作。解放前夕,荣德生决心留在祖国继续经营企业,和工人们一起护厂,迎接解放。1949年,留在大陆的荣氏企业面临资金等困难,人民政府通过发放贷款等方法,对荣家企业予以大力扶持。荣德生的后代荣毅仁先生于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其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荣氏企业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荣毅仁先生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刘大禹张珂《论荣氏企业成功之内核与当代价值》

材料二   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荣毅仁出任第一任董事长。该公司肩负起引进外资的重任,到1986年底,它在欧美各国成立分支机构,与60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往来,先后投资兴建了140多个企业。

——陈重伊《荣氏家族》要求: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荣氏企业的发展历程。

要求: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荣氏企业的发展历程。

2024-03-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在江有生的笔下,波澜壮阔的具有史诗意义的行动,浓缩成一个极具代表性且真实、亲切的场景。期盼美好生活的老奶奶手中的尺子,和测绘队员手中的尺子在这里相遇了。这是一次真实的相遇,也是一次精心设计并不留设计痕迹的不期而遇。漫画《两把尺》在向读者传递精神、传递力量的同时,确立了作品本身的史诗级地位。

——摘编自肖承森《致敬筑梦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其中,同盟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为三大党,共和党拥戴袁世凯,统一共和党接近同盟会。

——摘编自统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在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执政经验,留攒下一批宝贵的政治遗产。“三三制”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它是延安民主的象征。随着抗战胜利的临近,新中国也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望见,“参议会”将为厖所取代。“三三制”民主的统战协商功能将分离出去,因而更加凸显“人民民主”的实质内涵。那种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政治参与和政治教育的民主,将开辟民主的中国模式,而在抗战中形成的“延安道路”亦将延伸为“中国道路”。

——摘编自刘晨光《“三三制”民主:原因、问题与实质》


(1)概括材料一历史现象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解读。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抗战中形成的“延安道路”延伸为“中国道路”的表现。
2022-10-2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为1953年2月我国国家预算报告表中的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的部分内容,下列对相关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国家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
2023-01-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