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
A.以综合平衡为基本原则B.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C.目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D.建立东北工业基地
2 . 1953年元旦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这一社论(     
①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②为“一五”计划做了铺垫
③号召人民抵制外国在华资本④造成“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 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2021-09-27更新 | 5182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1年辽宁历史高考变式题
4 . 1956年12月,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社会如有需要,私人可开厂,要使与国有企业竞争的地下.工厂‘合法化’。”由此可知,毛泽东
A.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发展道路B.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
C.承认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D.注重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5 . 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稳步推进。由农业及副业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40%左右,而国家对农业投资比重仅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7.1%。上述现象表明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
C.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6 .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编订的(1957-1960年我国轻重工量产值与比例表)(单位:亿元),该表反映了
年份轻工业重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
19573873170.819
19585035801.153
19596168671.407
196054710901.993

A.“一五”计划中国经济开始畸形发展
B.“大跃进”运动制约了工业的发展速度
C.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工业的发展质量
D.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的工业化战略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怎样才能使中国劳动人民从穷困、痛苦和被侮辱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能够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呢?这就必须做好两件最基本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这件事已基本完成……第二件事,就是利用已建立并且巩固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主要的工具……发展人民的生产及其他经济事业。

——1950年刘少奇《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   八十年代无论对于国际国内,都是十分重要的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全世界都估计到,八十年代是个危险的年代,开端就不好,发生了阿富汗事件,还有伊朗问题,更不用说早一点的越南问题、中东问题。这样的问题以后还会很多。总之,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始终是作为一项严重的任务摆到我们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日程上面就是了;第二件事,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

——1980年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两件最基本事情”所做的内政方面的努力。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邓小平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理论突破,分析这一突破对改革开放初期祖国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2021-08-26更新 | 34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历史演练卷(辽宁卷)
8 . 如图所示是1956年的漫画作品《让我们的矿山工厂欢唱,不许你们这些家伙怪叫》。漫画中,一边是一排高高耸立的烟囱,烟囱里正冒着浓烟;一边是一排大炮,布条包扎的炮身上写着“US"等字样,炮口折断;中间是两个严阵以待的解放军战士。该漫画的主旨是
   
A.激励中国抗美援朝将士的斗志B.歌颂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揭示帝国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D.抨击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2021-06-07更新 | 762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秦汉时期,辽宁的抚顺鞍山等地就开始出现采煤和冶铁业。辽金元时期,冶铁、纺织、陶业及盐业也日渐兴盛,并出现了采金业。到了明末清初,纺织、食品加工等手工作坊在一些地区出现,此后又不断发展,铁匠炉、木匠铺、皮庄、成衣制作、铜器加工、金银首饰等加工业也普遍建立。其中,辽东地区的蚕丝业和本溪湖的炼铁业在辽宁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高峰等(历史,永远铭记创业的辉煌一一五时期辽宁重点工程建设始末》

材料二  从1949年到1952年,国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辽宁工业共投资99948万元,其中对重工业投资8.7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6.93%1952年,辽宁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1.9亿元上升到1952年的45.25亿元,钢铁、煤炭、机械、电力等重工业基本恢复,并进入了工业基地的初创时期。195311日,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辽宁作为一五时期全国的重点建设地区,开始了以原材料和重型机械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基地建设。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156个重点工业项目,被安排在辽宁的有24项,辽宁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一五时期的努力发展生产,辽宁重工业基地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以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机械、石化等行业为主体的重工业体系。

——摘编自方帆《建国初期辽宁工业基地的建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辽宁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1-06-03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6年,毛泽东明确指出;"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拿多少,合作社拿多少,农民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得适当。……但是,这几项各占多少,应当同农民研究出一个合理的比例。"这说明当时我国
A.肯定了农村的体制改革B.坚持优先发展农业方针
C.注意调整农业生产关系D.肯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1-06-0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辽宁省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