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执照。这一执照(     
A.见证了温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B.反映了政府和人民思想观念的解放
C.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体现了城市所有制变革的伟大成效
2 . 下图为1978—2014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 。 四大区域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明(     

A.中西部经济总量超过东部B.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显著
C.市场经济的活力逐渐减弱D.城乡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2023-12-19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共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转变为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思想最终被中共十四大所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取代。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A.“所有制崇拜”的束缚已被打破B.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始显现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2年至1984年,党中央连续发出3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1982年宪法规定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逐渐过渡到“乡政村治”的新模式。这一变化(       
A.表明农村经济和政治改革相互促进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023-12-05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5 . 1986年,电视剧《新星》在全国热播,赢得了超高收视率,引起强烈反响。武汉市社科院学者对该剧观众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项调查为“观众对评论《新星》的语句选择”,统计情况如下:
评 论 语 句打勾(%)没打勾(%)总计
1.《新星》的主要演员演得很好,很自然。62.337.7100
2.《新星》容易使人迎成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老干部都象顾荣那样,
是反对改革的封建保守势力。
11.988.1100
3.《新里》的故事情节生动,能吸引人,看了一集又想看下去。67.033.0100
4.《新星》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它通过对一个县的政治生活的描写,真实地揭露了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77.722.3100
5.《新星》过分渲染党内的政治斗争,不利于巩固当前安定团结的政治形势。3.496.6100
6.《新星》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必要性,反映子人们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78.521.5100
7.《新星》狠狠地鞭挞了官僚主义、封建残余等不正之风,看了解气,痛快。69.031.0100
8.《新星》把老干部都写成了改革的阻力,是对老干部的诬蔑。3.696.4100
9.《新星》以它的真实性征服了广大观众,这同时也反映了当前许多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不真实。55.344.7100
10.《新星》把社会描写得太黑暗了,不利于鼓舞人们搞四化的斗志。2.597.5100
11.《新星》把改革的阻力形象地摆在观众面前,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改革艰巨性的认识。76.623.4100

——王铁《把民族的热情保持在伟大历史悲剧的高度上——电视剧<新星>观众调查报告》


由此可见,该剧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     
A.满足人民需要B.批判社会问题
C.紧扣时代脉搏D.文艺百花齐放
2023-12-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9年初,新华社、《人民日报》对安徽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情况作了连续报道,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肯定了他们的经验。这组报道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首批经济特区的建立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7 . 从1979年开始,对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出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以及按照这一“规律”而形成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一些学者陆续提出了公开的质疑,并掀起了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学术大讨论。这一讨论利于(     
A.突破苏联模式对中国改革的束缚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D.明确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
8 . 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51%,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种变化反映出(     
A.土地经营改革实现突破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23-11-23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改革开放后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见如表。由此可知,改革开放后(     
1985年冰箱、洗衣机、空调生产需要国家颁发的定点生产许可证
1986年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洗衣机60台、录音机52台、冰箱13台、彩电27台
1986年广州建成从日本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引进的年产百万台的冰箱压缩机
1987年开始举办国内家电展,展示家电企业研发的新产品
1987年大宗产品冰箱、洗衣机被列入第一批“暂停进口、引进生产线”的项目
1988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成为第一家行业自我管理的社团组织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中国开始参与国际经济分工D.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2023-11-18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0年,中共中央颁布了第一个肯定包产到户的中央文件。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将土地承包期政策延长15年不变。2004年后,中共颁布一系列文件,对土地承包中的纠纷解决及经营权流转问题采取系统化、科学化的措施应对。这些做法(     
A.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B.一定程度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C.大大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D.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