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尼罗河三角洲气候炎热,服饰以亚麻为主;而居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气候较冷,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这说明(     
A.地中海阻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B.碰撞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埃及文明的进步D.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成效突出
2023-04-19更新 | 735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新世纪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公元前3世纪70年代,亚历山大里亚输入的商品中有印度狗、印度牛和印度女子;梵语词汇“书”“笔”“墨水”源自希腊语,印度人曾说敬畏希腊科学家“像敬畏神灵一样”。这表明(     
A.希腊文化的传入颠覆了印度人的科学观念B.亚历山大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战争客观上为区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契机D.印度佛教的产生深受古代希腊文化的影响
2023-04-16更新 | 70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为古代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据史书记载,它是古埃及法老胡夫(公元前2598—前2566)每年动用十万人耗时二十年修建而成,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由此可知(     

①它的修建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
②其功能除祭祀外,塔顶还可以用作天文台
③它代表了古代埃及人在建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就
④其深受“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4更新 | 41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民族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史家认为:“罗马是古典世界的集大成者,而共和国正是罗马璀璨的珍宝”:“罗马共和国时期,实际上是罗马帝国出现并且不断发展的重要积累阶段”。下列各项中,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是( )
①具有浓厚贵族寡头特征的政体   ②古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
③把罗马与各行省连起来的道路   ④集柱式与圆顶于一体的万神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4-14更新 | 378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公元前2770年左右,左塞在埃及建立古王国。他主持兴建了第一座金字塔。在左塞及其主要继承人的统治下,古王国法老被视为太阳神的后代,其实际权力没有外在限制。这可用于说明,古埃及(     
A.封建王权受到神权掌控B.文明形态颇具特色
C.王位传承影响国家发展D.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

时间历程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
公元前5世纪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此后,古罗马在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5世纪以后在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
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独立后的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后,政府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又带有欧洲和西亚的文化元素。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做出合理解释。
2023-04-09更新 | 78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学者认为,远古时期,印度河谷地和两河流域的民族在耕种和动物饲养过程中,都养育出了工匠和艺术家、商人和行政人员;他们的住房由精美的同一大小的砖造成。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有书面语言的民族,这种语言有400个文字单位。该学者意在强调(       
A.文字是进入文明时代重要标志B.大河流域文明具有一定相似性
C.原始农业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D.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修昔底德全面继承并改进了希罗多德史学编纂方法,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被认为是古代史家“如实直书”的典范,受到近现代史家的一致肯定和推崇。修昔底德面对丰富多样、可信度参差不齐的史料,提出了自己处理史料的原则:“在叙事方面,我绝不是一拿到什么材料就写下来,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观察就一定可靠。我所记载的,一部分是根据我亲身的经历,一部分是根据其他目击其事的人向我提供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确凿性,我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方法检验过的。……”

对于时代久远的史料,修昔底德主要采取理性主义的态度,用其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质疑、批判,保留信史的成分。……“在探究过去的时代而给出结论时,我认为很难相信每一个具体的细节。大多数人不用批判的方式去处理所有的传说——就是对那些和他们本国有关的传说,他们也是这样不加批判地接受的。”

——徐松岩《修昔底德选用史料方法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昔底德史书编纂方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史书编写的因素。
2023-04-02更新 | 49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书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确定了一个原则:“不要偶然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单凭我自己的一般印象作为根据……我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这说明(     
A.人文精神渗透历史研究B.历史研究应探寻历史规律
C.求真精神影响史学创作D.历史科学应剥离主观意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