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联系密切。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 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共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 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 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美]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2 . 古代的著作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世界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最早在苏美尔人中口耳相传,此后经过不断的加工改编,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其创作日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左右。这是一部关于统治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鸟鲁克城邦领主吉尔御美什的赞歌,虽然这是一部残缺了近1/3的作品,但从余下的2003行诗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摘编自李晶《く吉尔伽美什史诗〉译释》

材料二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全书按编年体记事,共8卷。作为战争的亲历者,修昔底德详细地记录了伯罗尼撒战争,并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全书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各卷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第一卷开头有一个序言,阐明作者的写作动机、方法,勾勒了战前希腊历史的轮廓,追溯了雅典人与拉栖代梦人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第八卷叙述战争最后阶段。按修昔底德自己的计划,他的历史著作将一直写道公元前404年雅典长城被拆毁和比雷埃夫斯港被占领为止。但是他的著作只写道公元前411年冬天,就突然中断了,最后一句话也是不完整的。

——摘编自徐松岩《伯罗奔战争史》导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吉尔伽美什》的史学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吉尔伽美什》与《伯罗奔尼撤战争史》有何不同。
3 . 文明的产生与交流。

材料一


材料二   亚历山大对波斯帝国的统治制度进行了改造利用。他重用归顺的波斯贵族,与东方女子通婚,建立波斯人的军队,这些人仍像过去尊奉他们的波斯国王那样来尊奉他。亚历山大戴波斯头带式的王冠,波斯王服,发号施令用“国王”称号,掌握军事、行政、立法、铸币大权,他个人的地位的确大大加强了。他接受了波斯的行省制,但削弱了总督的权力。埃及设上下两个总督区,亚洲的原波斯总督区不变。总督多由马其顿将军先后担任。与以前的波斯总督不同,亚历山大的总督只掌握民政权,无财权,无铸币权。各省另设独立的财政官。总督一般不掌握军队,至少非马其顿人任总督是如此。军队由国王直接指挥,另委马其顿人负责。至于他在远征路上建立的希腊式城市或殖民地,更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摘编自杨巨平《试析“希腊化”时期君主制的形成与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公元前4千纪公元前3.千纪所涉及的古文明区域,概括这一时期古文明区域形成的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措施,归纳其特点。结合所学简析早期帝国扩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1-04-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辩论是思想的交锋。在古代,无论东方西方,都有辩论的传统。在中国,我们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能看到很多这样精彩的片段,比如惠施和庄子的辩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墨子和公输班的辩论。西方同一时期,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他们认为辩论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苏格拉底与梅勒图斯的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其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

——摘编自李雪颜《宋元舌辩智慧》

材料二   辩论之风不仅在中国,古希腊亦蔚然成风。在古希腊,人们拥戴能言善辩的人为“智者”,当时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能言善辩,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辩论篇》《辩谬篇》讨论辩论术。论辩在先秦既是统治阶层内部劝谏的主要方式,也是诸侯国间利益争夺的手段。战国是士阶层最活跃的时期,游说是职位晋升的平台,口才是博得君主赏识的基础,争辩之风盛极一时。

——摘编自魏玮《从先秦寓言到俗赋》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形成各自的论辩文化的原因。

材料二   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材料三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四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4)请举例说明材料二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的“辉煌成果”。指出材料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021-04-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并非内陆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中国古代不乏向海洋谋求民生利益的卓越人物,但他们主要着眼于鱼盐之利,较少侧重航运的展开。中国古代交通事业中,侧重点是在陆上而非海上,海洋交通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虽然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人们没有忘记祭水,但河川总是置于海洋之前。明朝时期的郑开阳在《海防图论》、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提出“经略海上”的构想,但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而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成就与局限》

材料二   从古代世界的希腊、腓尼基、罗马到近代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在欧洲的文化中,海洋总是与商业贸易紧密相连。实际上由古至今,各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根本出发点都是源于争夺海洋中的无限利益。除了欧洲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新航路的开辟更是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广阔的殖民地,海洋迅速成为了创造财富和扩张领土的一个重要途径。

——摘编自刘家沂等《中西方海洋文化比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欧洲海洋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方对海洋经略思想差异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希腊地区气候适度,雨水充沛,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没有大的冲积平原,缺乏自然灌溉条件。土地虽多但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只适合种植葡萄、橄榄等。这种交通极为不方便的群岛地区最容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各自为政的城邦。而只适合种植葡萄、橄榄决定了希腊人不能闭关自守、自给自足,他们必须通过海外贸易才能生存下去。商业贸易客观上要求自由、平等,要求有章法可依,这些又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政体的建立。而小国寡民,又使得民主原则容易贯彻、落实

————摘编自《西方政治思想史》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政治的参与者从来没有超出世系群体的范围,从来没有延伸至包括奴隶、外邦人或者妇女……伯里克利时期,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

——摘编自《民主政治与古典希腊》

材料二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百度百科

材料三 1777年大陆会议制定的并于1781年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由当时13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鉴此,邦联合国会于1787年2月邀请各州代表到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修改《邦联条例》。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直至1787年9月17日才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全国围绕新宪法的批准问题展开广泛的激烈讨论。1789年3月4日召开的美国第1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

                                                                    ——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修改《邦联条例》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与《邦联条例》相比,最大区别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