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3 . “赛里斯”是古代罗马对中国的一个称呼,原意指丝绸。“大秦”是汉朝人对罗马帝国的称呼,认为“其人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这表明(     
A.古罗马与中国有直接官方交往B.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比较密切
C.汉朝政府拥有天朝上国的观念D.新航路开辟推动罗马与汉朝往来
2023-07-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广泛的贸易、旅行和交通网络建立起来,为遥远社会间持久而系统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在早期的互动网络中,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丝绸之路作为陆路和海路网络,商人们通过它交易丝绸、香料、马匹、玻璃和其他商品,这一点人所共知;但是丝绸之路也是宗教和文化传统传播的通道。陆路连接起从中国和朝鲜到大夏和印度再到更远的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各社会,而海路网络作为辅助手段,保证了航海者在中国、日本、东南亚、锡兰、印度、伊朗、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之间的航行。

——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史料二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阿拉伯人在与唐朝高仙芝部队作战时俘去一批手工匠人,793年在巴格达办起第一个造纸厂,以后又经过非洲,传往欧洲,阿拉伯人学会制造各种纸张,白色的、彩色的都造出来了。10世纪末,在穆斯林世界人造纸张已成功地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世纪中叶,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以后,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阿拉伯黑衣大食称硝为“中国雷”,89世纪已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而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的“医中之王”阿里·伊本·辛纳(即阿维森纳)就是中亚人,他汇集和代表了中古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又如,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3……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阿拉伯人精通“数”的计算与使用,以至后人错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大陆文明交往密切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我们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刻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可容纳8万观众的圆形大剧场是古希腊代表性建筑
D.以上图片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希波战争、罗马征服东地中海、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2023-01-05更新 | 388次组卷 | 95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换句话说,决定人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关键是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文化的交流学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

材料三   “平民政体”一词的确切解释应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寡头政体”一词的确切解释应是富有而出身(门望)较高----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请探讨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2)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依据所学知识,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
(3)材料二提供的资料说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方式有哪些?材料三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的创造力,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发时,他是马其顿的国王,希腊联军的统帅,充其量只是巴尔干半岛的小霸主。经过十年的征伐,他的统治区域扩展到了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他的远征是非正义的,却是成功的。……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的商业要道,也是一条东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路,而以沟通当时的国际贸易最为突出。《后汉书西域传》中:“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寒下”,反映出丝绸之路上使者往来不断,商贩不绝于旅的情景。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史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远征”指的是什么,并简述这次远征的重大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材料二中的“使者往来不断,商贩不绝于旅的情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10 .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A.商品的互通B.民族的交融C.文明的交流D.宗教的传播
2022-03-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华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