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1—12世纪,在地广人稀的西欧庄园中,封建领主为了吸引佃户,会采取降低租金的方法,甚至会让一些农奴上升为自由农。而到了13世纪,地租越来越高,有的自由农为了获得一块耕地,甚至降身为农奴。这一变化表明,当时西欧(     
A.人地矛盾逐渐凸显B.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C.庄园农业生产衰退D.瘟疫造成人口锐减
2024-02-27更新 | 960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抑或是文化上,都形成了二元对立的局面,诸如贵族与国王的对抗、乡村与城市的对立、灵界与世俗的对峙等。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发展B.古典文明、日耳曼传统、基督教的融合
C.西欧民族国家形成D.封君封臣与庄园农奴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国王为代表的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逐渐打破封建割据局面,并且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加强对司法和军事等权力的掌控。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王权加强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发展
C.国王统而不治建立宪制D.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市民阶层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是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实现于精神领域,即“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分裂体现于现实领域,也就是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A.庄园经济根深蒂固B.尚未产生国家意识
C.世俗权力逐渐加强D.契约观念开始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画像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2022-12-22更新 | 1787次组卷 | 7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古时期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法学家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     
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
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
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
2022-11-19更新 | 1197次组卷 | 3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10—14世纪,法国加佩王朝国王本应享有的权利,很多被地方上的大封建主所篡夺,但国王仍享有某些特殊地位:如国王名义上是最高一级封君;可以在兰斯大教堂举行加冕礼和涂圣油仪式,使王权获得神授的性质;在教会支持下为王子行加冕礼,以保证王位世袭。这些特殊地位(       
A.有利于法国王权的强化B.使国王获得最高政治权力
C.打击了封建贵族的势力D.反映了王权对教权的依附
2022-04-27更新 | 1741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三中学、华育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英国某史家指出: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在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帝国,如下图所示。它们都

①曾拥有过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疆域②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③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和法律体系④控制了商路并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0更新 | 1418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