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541年,拜占庭帝国控制下的地中海世界爆发了首次大规模流行的鼠疫,由于当时正处于皇帝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位)统治时期,故称为“查士丁尼瘟疫”。主导民众精神生活的教会一再强调“上帝惩罚”而造成思想混乱和巫术迷信横行。参与防疫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缺乏合理的预案,仓促应对瘟疫,穷于被动应付,在处理尸体上采取一些简单原始的措施,草草埋葬了事,更因缺乏治疗药物而加重了瘟疫扩散。政府救济活动无序,大饥荒导致和加剧了社会混乱。

——陈志强《公元6世纪地中海大瘟疫的应对策略》

材料二   疫病因其发病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成为宋代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约发生93次大规模的流行。政府是否决定对疫病采取应对措施,关键在于地方官吏提供的信息是否及时和准确。宋代建立健全了信息流通渠道,将政府、医家和民间的力量紧密结合起来,包括疫情的收集、上报、接收、处理、传播和使用。政府还对参与疫病救治的官员,按其救活人数予以升迁和奖惩。疫病发生时,政府常常命令翰林医官院、大医局等派遣医学人员前往疫病流行区巡诊、赐药,向朝廷汇报疫情流行情况并提出应对建议。南宋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疫发生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韩毅《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历史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査士丁尼瘟疫”加剧扩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经验。参照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政府应该在灾疫防治中发挥的作用。
2024-05-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年),一些封建贵族结成“公益同盟”,反抗国王。路易十一用战争与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收回了不少贵族领地。1491年,查理八世又通过联姻合并了布列塔尼。至此,法国领土基本统一,近代法国版图轮廓初步确立。与此同时,封建地主制逐渐取代了封建领主制,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关系上的差异性渐渐缩小。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已经觉醒,民族文化发展。路易十一时,不仅军权、财权在握,而且疏远大贵族,从社会下层选拔贤能之士为官,设立行省高等法院,强化了统治体系。在他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仍然召开,但一切都仰承他的意志。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法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节录)

时间重要事件
1380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家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
1539弗朗索瓦一世颁布正式法令,要求王国内所有判决、任命、契约乃至遗嘱都只能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
1549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发表了《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一文,提出要使法语从其他民族语言中脱颖而出,变得像拉丁语一样高贵。
1714《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法语成为了最重要的国际性外交语言,流行于欧洲所有的宫廷和使馆。此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
1791以杜梅尔格为首的革命者成立了“法语爱好者协会”。他们认为,语言是建构民族过程中凝聚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据汤晓燕《1619世纪法语作为民族语言地位的变化》等整编

材料三       法国是欧洲建设的领头羊,在当时冷战正酣的形势下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始于法国,而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则是日本远不能企及的。中法关系的发展在欧洲则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西欧国家相继出台对华政策。德国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最初完全是受到法国的启发。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华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其特殊意义和作用不言自明。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从“二元政治格局”走向“一元政治格局”的表现。
(2)“语言是建构民族过程中凝聚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语在法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法建交的影响,并谈谈中法建交对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启示
2024-03-30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辽宁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年),一些封建贵族结成“公益同盟”,反抗国王。路易十一用战争与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收回了不少贵族领地。1491年,查理八世又通过联姻合并了布列塔尼。至此,法国领土基本统一,近代法国版图轮廓初步确立。与此同时,封建地主制逐渐取代了封建领主制,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关系上的差异性渐渐缩小。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已经觉醒,民族文化发展。路易十一时,不仅军权、财权在握,而且疏远大贵族,从社会下层选拔贤能之士为官,设立行省高等法院,强化了统治体系。在他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仍然召开,但一切都仰承他的意志。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所使用的强有力的武器是理性。在理性的引导下,启蒙思想家运用自然法理论批判现存的专制制度,抨击“国王就是国家的化身和象征”这一专制统治的传统理论基础,要恢复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利,并使之成为构建新型民族国家的基本内容。在王朝国家中,国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着自身的王朝利益,侵害着国家的公共利益,并且人民身为国王的臣民,深受专制统治之苦,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没有“祖国”,也不会产生爱国热情。只有当人人都成为公民、获得实际利益的时候,他们才会拥有一个祖国,并且热爱祖国,献身于祖国,这里实际上也就包含着这样一种深刻的含义,要建立这样一个新的“祖国”必然就是专制旧制度的推翻,君臣关系的改变,新秩序的降临。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欧民族国家产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023-05-23更新 | 43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周边地区先进生产关系的影响下,奥斯曼土耳其人内部也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部落贵族企图通过侵略掠夺来获取新的土地和财富,下层民众则期望征服战争能改变自己的境遇和地位。奥斯曼帝国是近代早期欧亚大陆中部最具扩张性的力量,其扩张能力基于其充分发挥热兵器作战效力的军队。乌尔汗与同种同教的突厥邻国保持友好关系,对风雨飘摇中的拜占庭帝国则集中全力,软硬兼施,不断蚕食其领土。穆罕默德二世继位后,即将夺取君士坦丁堡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1453529日,苦苦支撑了53天的君士坦丁堡终告失守,历经千年风雨的拜占庭帝国退出历史舞台。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国力臻于鼎盛,成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1415世纪的拜占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慢萌芽,然而这一过程却因奥斯曼帝国的征服而明显放慢。苏丹政府对过往商旅强征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意大利商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权受到影响。奥斯曼帝国试图消灭广大被征服地区原有居民的语言和文化,但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承袭了古典伊斯兰文化,同时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并吸收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拜占庭文化以及犹太文化的元素,推动了伊斯兰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的历史影响。
2023-05-08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由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11-15 世纪,出现了“整个欧洲,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的局面。它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下表为部分特许状的内容。

颁发者 内容
【英】不列特尔市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
【英】亨利一世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
【英】亨利二世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
【英】理查德一世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并且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
【法】威廉·克里托伯爵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骑士税和诉讼税,城堡驻 军的非正当勒索、税金及封建人头税。
【法】特尔瓦伯爵亨利手艺工匠和商人每年交纳一笔定额地租,即有权在市内居住和包租郊区农田,亦有权自由出售房屋、葡萄和租地。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概括西欧特许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从“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的角度,分析西欧特许状的作用。
6 . 文明的传承与互鉴

材料一   作为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交通的便利,币制的统一等都是促进交流的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波斯统治者……尽量不以残暴的方式控制被征服人民,而是采取宽容大度的姿态,这种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古代文明的许多优秀成就,使得许多古老文明在失去其所依赖的国家和政体之后,还能将其精神遗产融入新生的文明之中……

材料二   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读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另外阿拉伯人也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在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

——以上均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波斯帝国推动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文明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7 . [宋代体育与欧洲市民体育]

材料一   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百戏之类”,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水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健康、进步。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材料二   欧洲市民体育形成于11-13世纪左右,伴随城市重建和市民保卫城市自治的运动而产生。为了保卫城市自治,市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协会”,如“射手协会”、“击剑协会”、“骑射协会”等;市民基于职业不同组成的行会,也定期组织与本职业相关的身体练习和比赛。欧洲市民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保卫城市的军事训练、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学徒格斗和底层市民的节日狂欢等。

———摘编自张爱红等《中古时期中国和欧洲市民体育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和欧洲市民体育发展的共同影响。
2022-11-11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自13世纪以来战争频仍,英国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民族国家的时间早于西欧其他国家。此期间英国爆发过百年战争,玫瑰战争,三十年战争及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间的战争等。从侧面激发着整个民族的国家意识。民族国家的建立来自于政治上暴力集权的建立,经济上以税收为主的改革和文化上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发展,当战争触犯社会中的各种子盾时,建立独立和平的国家就成为民族最为迫切的问题。因为没有哪个民族愿意在别的民族的统治下生存。

——摘编自孙相卓《战争与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建立》

材料二   国际法是近代欧洲的产物,它是以独立主权的国家为基础的。在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订立之后,在欧洲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立主权国家。和约确立了几个重要的国际法准则:主权原则(国家观念取代神权观念,各国以平等地位坐到谈判桌前,不再听从教皇意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各当事方商定适当的和平方法,包括谈判,调停、和解、仲裁、司法解决)保障人权原则,信守公约原则(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使国际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王艳丽《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国际法原则的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展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法对欧洲近代外交体制的影响。
2022-05-08更新 | 371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日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金、银、铜大量流出,造成国用匮乏。1714年德川幕府拟订贸易法,即正德新商法。其要点为:第一,规定来航清船,为年30艘。其中华船27艘,南洋各国船3艘。第二,贸易银额限6千贯,每艘191贯。第三,限定的清船,年年授以信牌(又名“割符”),有牌者许互市,否则许。1715年,幕府遣使赴长崎,召集清船主发布新商法,对中日贸易的数量、金额、往来船只等均作了种种限制和削减。因此,中日贸易经过日本幕府正德新商法的推行,日趋衰微,直至日本明治维新,均无复起色。

——摘编自方宪堂《古代中日贸易概述》

材料二   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年),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已占有相当份额。日本对中、美贸易额合计约占日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日本面对国内较贫乏的资源及落后的农村经济,较薄弱的国内市场,尤为注重从对外贸易,特别是对华贸易方面寻求出路。其“贸易立国”的重要内容即是打入中国市场,输出机械制品,获取自身缺乏而中国颇为丰富的各种资源已成为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的日本的一项重要“国策”。“三井”“三菱”等日本近代垄断经济财阀集团的形成、发展无不深深得益于此时期的对华贸易。这些急剧膨胀起来的现代金融垄断财团是日本对华贸易的主力。

——摘编自娄向哲《近代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发展之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德川幕府后期和大正时期对华贸易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日贸易对日本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皇帝。在其伯父、皇帝查士丁统治时期已参与朝政。527年,查士丁尼继位为皇帝且野心勃勃。他东征西讨,打败波斯帝国,击溃汪达尔族,从哥特人手中收复了意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地中海再次成为罗马的内湖。查士丁尼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反对政府里的腐败作风上,加强内政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着手大兴土木,建筑碱堡、修道院和教堂,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其中的一座;强调用法律加强和维护奴隶制生产关系,着手编制法典工作,以重建大一统的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死后,法学家将其敕令125条编成《新律》,作为法典的组成部分,《民法大全》最终形成。

——摘编自《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北师大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查士丁尼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功绩显著的原因。
2021-12-29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