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某学者针对西方文明上古与中古分期问题指出:“7~8世纪,一系列新的现象打破了尚存的统一性……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传统的融合最终完成。”上古向中古的转变也是“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转变。据此可知,中古与上古文明的区别主要在于(     
A.文明多元趋势的加强B.王国割据局面的形成
C.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D.政治与宗教逐渐结合
2 . 西欧的封建制度演变中古至近代早期西欧君主制度的演变,一直是学术界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也产生了不少学术成果,使我们对这一演变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材料一   以法国为例,其君主制度大致经历了以下的发展过程:



(1)材料一中的君主制度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填空)

学者找到英法两国历史上三位君主,与材料一中的君主制度能够进行对应

材料二



(2)把材料二中的君主与材料一中的君主制度准确对应。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填写字母)
(3)与材料一中第③阶段政治制度相符合的君主还有(________)(单选)
A.英王约翰   B.法王路易十四   C.拿破仑一世   D.德皇威廉一世
(4)中古至近代早期西欧不同阶段的君主制度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依照示例,进行正确匹配。
示例:第①阶段: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
第②阶段:________、________(双选)
第③阶段:________、________(双选)
A.推动和巩固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B.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取得自治权
C.逐步消灭封建割据,统一国内市场   D.市民阶层得以参政并增强自身力量
E.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F.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的局面
2022-06-01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评估(三模)历史试题
3 . 城市与生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封建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在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

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工,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商会”“行会”等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

材料二   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民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19世纪的英国产生了大量贫民窟。部分地产商为牟取高额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7人,条件极为恶劣。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

——摘编自《观点》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
(2)据材料二,指出北宋汴京城市发展繁荣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贫民窟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看法。
2022-05-06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在十字军东征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选自房龙《人类的故事》)。从封建城堡向城市转移的“权力”是
A.军事权与司法权B.言论自由和法律平等权
C.司法权和行政权D.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2021-08-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英国、法国发展为民族国家是在
A.14世纪初B.14世纪末C.15世纪初D.15世纪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说“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说明英法等国
A.封建制度产生B.等级君主制初步产生
C.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D.君主专制逐渐演变为等级君主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臣从仪式

1127年,封臣们宣誓效忠弗朗德勒新伯爵威廉。

4月7日,星期四,另外一些人向伯爵宣誓。一开始,都是按这种形式行臣服礼。伯爵问(他面前的人)是否愿意完全成为他的人,这个人便回答说:我愿意。然后把合拢的两手放到伯爵的两手中,两人互吻以表示巩固联盟。接下,表示了敬意的臣从向伯爵进行宣誓效忠,誓词是:“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威廉伯爵。”最后,这个人还要在圣徒的圣物上宣誓。这时伯爵用手持的权杖,向所有根据这种盟约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选自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p.212


问题
(1)举行这种臣从仪式的目的是什么?
(2)仪式中双方的关系是否平等?请说明理由。
(3)类似仪式的出现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0-04-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中世纪之光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它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支离破碎的欧洲”?
(2)结合史实说明,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与“庄园经济——城市复兴——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相对应的西欧政治体制是(  )
A.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
B.等级君主制——封建等级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
C.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
D.等级君主制——封建等级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
2020-04-0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崇明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走进中世纪

(1)图一、图二分别描绘了中世纪欧洲什么经济的发展状况,其各自特点如何?
(2)以上两种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3)伴随着以上两种经济的变化,西欧封建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2020-03-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