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中世纪晚期,威尼斯商人在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威尼斯银行家和商人的行为(     
A.确保了欧亚商贸通道的畅通B.推动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到来
C.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D.服务于殖民者之间利益争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至少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各城市就达成了各种双边条约,这些条约常常规定对方的公民享有在已方境内定居、拥有财产和从事工业、贸易的自由;设立商人法庭,依据商法裁决条约双方公民之间的商事纠纷。据此可知(     
A.近代国际法体系初步形成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成为主流
C.意大利统一的条件已成熟D.城市自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8~11世纪的西欧城市与领主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表),由此可知(     
表 城市自治中城市与领主实力关系
领主实力
城市实力经过战斗多次失败或可成功战斗或赎买并取胜
压制 (重新维持现状)低度均衡(维持现状)
(注:城市实力指以商人为主导的市民阶层的力量)
A.领主实力始终强于城市实力B.西欧城市追求自治道阻且长
C.领主统治政策决定城市实力D.城市实力在斗争中不断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意大利北部的自治市博洛尼亚诞生了欧洲的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它以法律(罗马民法和教会法)和医学研究见长。它的创建就是为了集中研究1070年在意大利重新发现的《法学汇纂》的核心文本。它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它既不是由宗教团体举办,也不是由教师行会举办,而是由学生自治组织创建、并为学生服务的特殊行会,为后来的整个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区大学的创立,提供了一个重要蓝本。材料主要反映(       
A.城市自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B.罗马法学的复兴成为西欧大学产生的前提条件
C.大学出现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和打破教会束缚
D.博洛尼亚大学的教学模式奠定分科教育的基础
2024-04-08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率军进入意大利,在帮助教皇约翰十二世在与罗马贵族纷争中稳住脚跟后,获得教皇加冕为帝。后又改立立奥八世为教皇,与新教皇签订的《奥托特权协定》确定了教会继承人选由皇帝决定的原则。到1057年的百余年间,25位罗马教皇中有12位由皇帝推举就任。这表明该时期(     
A.教权一度受制于世俗政权B.教随国定强化民族意识
C.城市崛起破坏了封建秩序D.王权强化促进国家统一
2024-04-08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4世纪英国达勒姆(Durham)修道院村民会议的原始记录显示“这个镇的所有佃农都被命令,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村官的召唤下来讨论与本镇利益有关的共同事务。”“经共同同意,每个人都要遵守他们大家自己同意的无论什么规则。”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       
A.由君主直接管理基层B.基督教会的影响微弱
C.具有鲜明的自治特点D.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4-04-01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世纪的西欧王权只能称为“有限君主制”。即使英王征服者威廉、理查二世、法王腓力四世等国王,通常被认为权力很大,但仍不具备宣称或实施“王在法上”的条件。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     
A.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B.存在强大的贵族和教会势力
C.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D.缺少法律意识和成文法指导
2024-03-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8 . 对中世纪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解读有误的是(     
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13年但丁《地狱》《炼狱》完成问世。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得七纪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
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
A.城市商业发展,有利于赢得城市自治B.多国王权强化,奠定了民族国家基础
C.文艺作品问世,创立了人文主义思想D.11至15世纪,蕴含着社会转型趋势
2024-03-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先秦时期,家国同构。自秦汉而下,宗法活动以社会上层贵族为中心展开,魏晋门阀士族是其代表。至隋唐,贵族型家庭制度逐渐瓦解。北宋时,“近世名门鲜克永世”“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一些士大夫成为新宗族组织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带头呼吁,以尊祖睦宗为要旨,团结宗亲。其他社会阶层后来也开始效仿,慢慢地发展起了一种新的宗族形态——“平民型宗族”。

——摘编自包伟民《陆游的乡村世界》

材料二   10~16世纪间,中世纪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地位和血统的执着是当时的标志之一,法定地位是中世纪欧洲人的身份标志,贵族观念是这一状况最明显的表现。但是,欧洲社会不断涌现出掌握新财富乃至实力的新贵,他们无法在既有的等级体制中找到容身之处,便向传统发起挑战。他们很快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社会形态、行会、传说和团体,使商人的社会身份拥有了新的定义。商人阶级的兴起几乎完全是城镇发展的结果,商人的出现与这一中世纪欧洲文明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密不可分。任何地区的领主都寻求城市的支持,以便对抗国王;而国王则争取市民的支持,借助他们的财力以打压势力过大的属臣,并因此向城镇授予特许状和特权。

——摘编自[英]J.M.罗伯茨《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宋代出现“平民型宗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社会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这些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分别指出宋代“平民型宗族”和西欧中世纪后期新贵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特征。
2024-03-15更新 | 36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高三下学期明日之星高考精英模拟历史试卷 【重庆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438年,法国国王查理七世颁布《布尔日国事诏书》,肯定大公会议(全体主教会议)高于教宗,宣布取消教皇保留圣职与预先指定的权力,规定主教由法国教士团选举产生,并赋予法国国王对教士的举荐权。该诏书的颁布(     
A.揭开法国宗教改革的序幕B.奠定等级君主制的基础
C.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D.宣告国王成为国教领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