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11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开始实施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如北部的一些市镇开始自行任命自己的“执政官”,不顾教皇的权威和帝国的宗主权,直接赋予其最高的司法权力。这种“独特的政治制度”(     
A.打破了基督教控制西欧的局面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C.旨在抵制国王对自治城市干预D.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阅读下面“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     

A.专制王权的加强B.民族国家的统一
C.市民文学的产生D.城市的兴起发展
2024-04-26更新 | 23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历史(A)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千年之间,亚洲是片令人激动且充满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五座都市,并且全都位于大帝国的心脏地带。诸如德里,北京与伊斯坦布尔等少数都市至今仍是重要城市……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的发展;在几千年的时间中,“东方”发达和“西方”不发达是一种常态,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资本主义在西欧出现。

——摘编自斯图亚特·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

材料二   中世纪城市培育了很多新的经济理念。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物品满足需要即可。而11世纪以来的城市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即各种有用物品都可用货币标准来衡量,因此获取货币便成了获得更多物品的途径。在早期基督教价值观影响下,财富只被看成维持“生存”的手段,现世生活应奉行苦行主义。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财富被当作价值增值的资本,放贷可以收利的意识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扎根。同时,市民将所获部分财富用于改善生活,其大胆的消费实践似乎并没有被上帝惩处。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亚洲成为世界中心的原因,并说明中古西欧“不黑暗”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城市新的经济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对欧洲转型的作用。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长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它需要得到国王的保护以制止封建贵族对城市的骚扰和镇压发生在城市中的暴乱…为了保护这种(跨国贸易)经济活动,国王必须强化本国的秩序,负责修筑本国范围内的道路、桥梁…这些都要求国王必须采取措施集中其领土内的资源,以满足国际性物流所需要的条件…随着这种权力的增强,统治者据此把自己定位在了“公共福利”的维护者上。

——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的影响,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因为这里的帝国机构太封闭、太受约束。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扼要说明欧洲中世纪工商业、城市、专制王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简析中世纪王权强化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2)提炼材料二的观点,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阐释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显示出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治安的改善。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在波兰,除了早已出现的450座城市外,1450年到1550年间又增加了约 200座新城市……但即便在那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相当小,不到总人口的15%。1500年,只有6%的欧洲人居住在人口超过1万的城镇。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到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挪威、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斐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4更新 | 222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世纪的欧洲,市场交换的价格往往是按照习俗和惯例来制订,其道德的公平成为衡量价格的尺度;16—17世纪,交换的价格逐渐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制订。这一变化(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文化交流国际化D.取决于贸易中心的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为管理公共秩序,中世纪欧洲的市民在上百年的时间里曾实践过几乎一切可以想象出的组合形式,试用过各式各样政府组织方案。例如,所有政治机关由选举产生、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等级代表制、比例代表制、轮流任职制等等。这些实践(     
A.防止了专制势力复辟B.复兴了古典时期的城邦政治
C.蕴含了近代转型因素D.奠定了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1世纪后,西欧多地“由于买主的数目大增,农民确信他们拿到市场去的农产品可以卖掉。他们积极耕翻以前任其荒芜的土地。他们的工作具有了新的意义,使得他们能够赚钱积蓄和过着愈勤劳愈舒适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封建王权日益强大B.工商业城市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庄园经济的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