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能表现其“觉醒”的有(     
①王权的加强   ②城市获得自治   ③基督教会的强化
④农奴制度的发展   ⑤大学的兴起   ⑥启蒙运动的兴起
A.②⑤⑥B.①②⑤C.①②⑥D.①④⑤
2 . 12世纪后半叶,英格兰推行司法改革,国王将英格兰划分为若干巡回区,分别派遣一组法官组成巡回团,召集郡守、地方贵族、王廷案件督察官、各百户区陪审团、各村庄代表,以及相关案件当事人、证人等参加。这体现出(     
A.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统一的法律体系确立
C.天主教会权威动摇D.王室权威向基层延伸
2024-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阅读下面“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     

A.专制王权的加强B.民族国家的统一
C.市民文学的产生D.城市的兴起发展
2024-04-26更新 | 23次组卷 | 3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学考)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长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它需要得到国王的保护以制止封建贵族对城市的骚扰和镇压发生在城市中的暴乱……为了保护这种(跨国贸易)经济活动,国王必须强化本国的秩序,负责修筑本国范围内的道路、桥梁……这些都要求国王必须采取措施集中其领土内的资源,以满足国际性物流所需要的条件……随着这种权力的增强,统治者据此把自己定位在了“公共福利”的维护者上。

——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写出城市赢得一定自治权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扼要说明欧洲中世纪工商业、城市、专制王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说出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强化对民族国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之所以把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日耳曼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撒克逊人等在西欧纷争不断,将之前建立在罗马帝国基础上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毁于一旦。同时绝大多数的罗马知识分子随着帝国的消失而被消灭,欧洲历史进入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特别是在宗教神学的意识形态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背景下,欧洲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都陷入停滞。

——阿德里安·阿姆斯特朗《不同画面的中世纪》

请简要评析阿德里安·阿姆斯特朗对中古西欧社会的论述。
2024-04-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14、15世纪的一些西欧城市,既有服务于教士作息的教堂钟声,还出现了适应市民生活的公共时钟。1370年,法国国王发布敕令,要求巴黎所有的钟表都要以宫廷时钟为准。“城市钟声”的变迁可以佐证,当时的西欧(     
A.王权已经摆脱了对教权的依附B.处于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
C.教会神权统治在全欧洲发生动摇D.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民众守时观念的养成
2024-03-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077年,德皇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住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这(     
A.反映了德法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B.说明宗教改革揭开了序幕
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D.利于德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些城市先是商人聚集在交通要道和教堂城堡周围,吸引消费者,形成集市;随后,一些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经济功能很强的“工商业中心”;然后再购买一张承认“自治”的“特许状”。这样城市就建立起来了。有些城市主要是通过封建主的法权力量“人为”建立起来的,即城市先是人为地“设定”一个城市身份,再吸引工商业者和移民到来,成为城市核心,即先有城市之“名”,然后才有城市之“实”。

——摘编自谢丰斋《12—14世纪英国小城镇兴起初探》

材料二

1764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曼彻斯特的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取得专利权
1775阿克莱特申请到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等发明专利
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加工来自亚洲、美洲等地棉花
1789曼彻斯特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
1830英国建成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达99家,从业者达50万人
1840代表工人利益的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并酝酿向议会递交请愿书
1841曼彻斯特人口为31万,1888年达到50万,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
1853曼彻斯特由“镇”改“市”
1887曼彻斯特开凿通海运河
1894通海运河通航,运河长58千米

——根据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任意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曼彻斯特城市变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写出变化,阐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1-12世纪,伦敦多次参与英格兰王位纷争,先后获得城市管理权和司法权等。132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特许状,将内盗、外盗管辖权等多项特权赋予伦敦。15世纪,伦敦式治理模式在英格兰日益普遍。这体现了英格兰(       
A.王室领地日益扩大B.国王统治权逐步巩固
C.贵族势力日渐强大D.城市自治权不断加强
2024-01-22更新 | 575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

——据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

材料二   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三   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依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

——据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西欧社会对近代西欧的影响。
2024-01-18更新 | 300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学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