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中日关系的对等
2024-02-20更新 | 325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A.推动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度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
C.加速了本民族封建化进程D.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2022-08-12更新 | 511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日本曾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挑选中国文化中适合自己的某些内容。后来,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下列与此材料观点相符的是日本
①推行“大化改新”   ②建立幕府统治   ③形成武士集团   ④进行“明治维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5-15更新 | 845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儒学认为,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而武士道则主张即使“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这说明武士道精神
A.比儒学更具开放性B.具有一定的反抗性
C.有明显的愚忠色彩D.大力倡导君权神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022-03-30更新 | 1692次组卷 | 67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646年,日本最高统治者颁布改革诏书规定:一切土地收归国家所有,政府把土地按一定标准授予农民,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田租贡物,并服徭役。这次改革
A.标志日本进入封建社会B.类似中国西周的井田制
C.与唐朝均田制完全一致D.效仿西欧的土地庄园制
7 . 笈多王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和县制,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设置县,县下设置村,分别派省长和县长管理。这说明
A.笈多帝国统一了南亚次大陆B.笈多帝国专制色彩浓厚
C.笈多帝国重视宗教在维护自身统治中的作用D.笈多帝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8 . 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
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2021-07-06更新 | 147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9 . 朝鲜王朝除每年定期的科举考试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选官考试,成为“别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国王也会亲临考场。这反映出
A.朝鲜王朝完全照搬唐代制度B.历代朝鲜国王都亲自主持科举考试
C.科举考试推动朝鲜社会发展D.中国儒家思想对朝鲜产生深远影响
2021-05-11更新 | 301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在学习外来文化时
A.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但并没有全盘接受
B.广泛地传播了中国的儒家经典以及辞章之学
C.建立起了一整套独特的幕府政治统治机制
D.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中国之外国家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