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6世纪至7世纪之交,中国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隋唐高度发达的文化对东亚产生了强烈影响。下列能够佐证材料说法的是(  )
A.笈多帝国的兴起B.日本的“大化改新”
C.德里苏丹国建立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年),将军和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作为将军的家臣,尊称为“御家人”。将军对御家人赐予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权益。1232年,幕府又制定“贞永式目”五十一条,作为幕府施政和统制御家人的基本法规。据此可知,该制度(     
A.反映律令制国家成熟B.维护土地公有制原则
C.为庄园制经济的产物D.有利于天皇中央集权
2024-01-08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2024届高考考前专项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公元976年,高丽政府颁布田柴科制度,“括垦田数,分膏瘠,自文武百官至府兵、闲人,莫不科授,又给樵采地,谓之田柴科。身没并纳之于公,唯府兵年满二十始受,六十而还”。此田制(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能够遏制土地兼并问题
C.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与唐朝均田制性质相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8世纪,日本在大化改新后,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建立了贡举制,及第者可以授予官阶。902年,太政官奏曰:“建法以降,殆向百岁,二色(秀才、明经)出身,未及数十。”10世纪以后,贡举制“唯以历名(以往的名声)荐士,尝不问才之高下,人之劳逸。”“不依门风偶攀仙桂者,不过四五人而已。”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贡举选拔流程趋于完善B.封建化改革最终失败
C.贵族势力影响人才选拔D.全盘照搬中国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古时期,日本模仿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但天皇远非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首脑;日本借用了汉字,但发展出自己的文字;日本人接受了佛教,但根据自己的精神需求对之做了修改。这反映了日本(     
A.借鉴了中国的制度和文化B.本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为幕府统治奠定文化基础D.为明治维新找到理论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646年,日本政府宣布改革“当遵上古圣王之迹而治天下,复当有信可治天下”,孝德天皇与中大兄皇子召集群臣宣誓:“自今以后,君无二政,臣无二朝”“天覆地载,帝道唯一”。这表明改革旨在(     
A.奠定儒学的主流地位B.确立封建伦理道德观
C.强化天皇的统治地位D.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
7 . 日本假名字母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源于汉字草书,约从9世纪起正式使用;片假名源于汉字楷书,约从10世纪起正式使用。这说明(     
A.文化具有多样性B.文化具有传承性C.文化具有交互性D.文化具有创新性
2023-07-15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选必3第1~2单元)
8 . 下图中的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
时间:5-15世纪
国家:拜占庭、阿拉伯帝国、日本、德里苏丹国、摩加迪沙、玛雅、阿兹特克
内容:基督教、骑士文学、罗马法、种姓制度、印度教、金字塔、瞻星台、“浮动园地”
A.多元一体文化格局逐渐形成B.地理环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C.整体世界的形成和持续发展D.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日本在借鉴中国文明时,借来儒家学说,但保留了本土的神道教。以唐都长安为榜样,在奈良和京都先后建立新的京城,但无论寺院、楼阁、神龛或庭院,都确实无误地具有日本特征。这反映了(     
A.日本在继承中不断创新B.中国文化深刻影响日本
C.中日文化交流由来已久D.日本在借鉴中保留特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646年(大化二年)1月1日,日本颁布了《改新之诏》,其主要内容是在日本仿效施行中国唐朝的经济政治制度,即全面的“唐化”,奠定了“大和文化的基石”。该项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树立了幕府的绝对权威
C.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