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统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这说明(     
A.人口全球流动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B.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死亡
C.传染病造成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D.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2023-06-25更新 | 138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1500~1800年,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这一记述表明(       
A.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B.美洲成为世界贸易的新中心
C.国际分工体系日益优化D.人类社会进入了大变革时代
3 . 下图为两千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它可以用来说明(     
   
A.重视农耕保障了人口稳定增长B.哥伦布大交换促进人口增长新高
C.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率最快D.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全球人口骤减
2023-05-25更新 | 439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2023-04-25更新 | 281次组卷 | 6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的出现,源于随文艺复兴出现而来的新科技和新观念,其中包括地理学、航海学和造船业的进步。1492年经合并形成的西班牙政府,决定资助哥伦布进行探险远征,指望他能够绕过葡萄牙在非洲和印度洋的封锁到达印度。但是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而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赵立行著《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交换体系将非洲一欧亚大陆、美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美拉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的市场联结成为第一个真正的世界体系。由于非洲——欧亚大陆和美洲世界体系的联结,使农作物、技术、民族甚至病毒大肆蔓延。16世纪,在秘鲁和南美洲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地区,16世纪人口数量下降了大约70%;而美洲的人口数量整体下降了50%—70%。非洲——欧亚大陆驯化的动植物的引入,改变美洲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交换网络的时候,美洲驯化的动植物的引入同样极大地改变了非洲——欧亚大陆。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的交换体系”对世界的影响。
2022-07-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设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摘编自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二   15-17世纪,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17世纪欧洲航海探险对加强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
2022-07-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陆上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这一时期,从西方传到中国的农产品有芝麻、蚕豆、黄瓜、石榴、核桃、葡萄、胡萝卜、菠菜、大蒜等数十种。由中国传往西方的物品以丝绸和瓷器为主,主要是由安息商人转运从中国来的大量丝绸到欧洲。唐朝对于陆上贸易限制相当严格,在官府监督下进行互市。相反,唐代鼓励海外贸易,唐代海船制造技术称雄世界,海上贸易发达。唐朝在广州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中国出口商品种类除丝绸外,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都成为大宗贸易商品。西方的历法、数学、医学等伴随着外贸传入中国。

——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

材料二   两宋以后,对富庶南方的持续开发,使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人们被迫开发其他地区的贫瘠土地,中国地理环境面临一种窘迫境地。而来自美洲的玉米和土豆不仅能够在西北干旱和热量不足的地区生长,“荒丘之区,向所弃之地”也可种植,其产量高、易保存的特点,使小农不仅可以依靠它们度过灾年,还可将宝贵的稻种保留下来以备春耕。番茄、花生等作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副食品缺乏的情况。基于此,虽然明清时期中国耕地只增加了4倍,但人口却能增加6倍。此外,新作物的种植普及也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进行丝绸等物品的生产和更多富余的土地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

——摘编自罗振嘉《东亚前近代社会的形成探析-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2-07-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反映了1650—1750年早期经济全球化。该图示最适宜用于研究
A.丝绸贸易的盛行B.世界白银的流通
C.三角航程的兴衰D.美洲物种的传播
2022-03-25更新 | 1235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6世纪起,新旧两个世界之间出现了动植物物种的大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的、长期的,新大陆的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被引进欧洲与亚洲;旧世界也向美洲传输了许多物种。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B.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C.世界紧密地连成一体D.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
10 . 蔗糖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期一项重要的“世界商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葡萄牙贵族和企业家(在美洲)建立了 甘蔗种植园。.... ....与其他作物不同,甘蔗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才能产出适合出口的糖浆或精制蔗糖。因此蔗糖生产业常常会促成农业和工业企业的联合。它们一方面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种植和收获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另一方面还需要通晓蔗糖制作的复杂工序的熟练工人。........西半球对劳动力的需求刺激了一种高利润商业的发展.... ....欧洲商人将活人货物以在非洲买入时两至三倍的价格卖给种植园主... .....蔗糖产区则更多地以蔗糖或糖浆进行交换。然后,他们将美洲的产品填满船舱,启程返回欧洲。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十七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女性流行喝加糖红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加糖红茶可以说是由来自地球两端的两种食品组成,正是因为英国占据世界商业的中心位置,才能实现这两种商品的结合。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糖进口量飞快增长,到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糖用量是法国人的八到九倍。红茶加糖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不仅是早餐,工作间隙的茶歇也同样具有立时提神的作用,能让劳动者成为工厂老板需要的劳动力。红茶和糖渐渐惠及下层民众,最终成了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象征。

——摘编自(日)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葡萄牙蔗糖生产业的基本特点,概括蔗糖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以后英国蔗糖消费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蔗糖为核心的世界贸易的历史进步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