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500年到1850年,大量的欧洲人和非洲人移入美洲,而印第安人口因为病菌侵害减少了95%。美洲从纯粹的黄种人的大陆,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美洲人种构成发生变化的根源在于(     
A.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B.病毒细菌对土著的侵害
C.各洲人口大量移民迁入D.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查尔斯·曼恩认为全球化“根本”就是“哥伦布大交换”的结果,归根结底,是一个生态问题。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舰船带来的不仅是殖民者,更是那些前所未见的新生物。从此,原本彼此相隔的独立大陆产生了混乱的交流与碰撞……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的产物,物种同样能够影响历史发展。他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看待现代世界与物种、病菌、文化以及人种的大混合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印第安人种植的玉米、土豆等作物传遍世界,带来了饮食革命和世界性的人口爆炸;同时也把鼠疫、流感等带到美洲,致使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死亡。这反映了(       
A.物种交换的多元影响B.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C.世界市场形成的弊端D.外来移民的破坏性
4 . 新航路开辟之后,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世界人口却在增长。世界人口在1500年约4.25亿,到1600年前后增长到5.4亿,到1750年前后,达到了7.2亿。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解放运动革新世人观念B.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
C.农作物在新旧大陆间的交流D.近代生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冲突。数万年来人类一直生活在互相隔绝的状态中。经过几千年时间他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甚至在形体特征上也产生了差别。这一过程一直扩展到全球,因而至公元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开始遍及全世界。当西方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进行其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也就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被迫移居到新的大陆,各个种族也因之而不再互相隔绝。欧洲人由于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居于领先地位而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17世纪,荷兰取代葡牙掌握了东方贸易,将贸易范围扩大到印度、锡兰、波斯、阿拉伯以至南非。而且,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印度的纺织品等逐渐取代香料,尤其是胡椒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18世纪,欧洲重要的变化是许多奢侈品成为普通商品,过去欧洲与东方的贸易,由于运输困难、风险较大,所以价格部贵,是只有少数贵族和富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修品贸。新航路开后,随着进口量的增长,价格下跌,砂糖、咖啡、茶叶以及各种香料成为大众商品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统一”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统一”进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学家樊树志先生的一部著作,部分目录如下

第一章“海禁一朝贡”体制的突破

第二章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湖

新航路发现与葡萄牙人东来

以澳门为中心的全球化贸易

…….

贸易顺差与巨额白银流入中国

第三章江南市镇: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

第四章思想解放的潮流

…….

王守仁:“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

李贽:“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探险船队1492年起航之前,不仅是美洲大陆不为外界所知,中国和欧洲相互之间也了解甚少。然而,一个世纪之后,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航行到了中国的港口,带来了非洲人在南美采集的银矿;西班牙的商人们则从墨西哥的中间商那边买到了中国的丝绸;而寻找消遣方式的有钱人,纷纷开始点燃从美洲进口的烟叶。烟草、马铃薯、火鸡从美洲大陆传入欧洲,欧洲人则带着小麦、马匹和麻疹来到美洲。除了白银,欧洲人从美洲带来的农作物(土豆、番薯和玉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摘编自新闻晚报《“哥伦布大交换”如何改变地球》

材料二   19世纪末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大事年表:20世纪十大经济(据中国新闻社《迎接新千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哥伦布大交换”是如何改变地球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
2020-02-2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8-06-01更新 | 6729次组卷 | 8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