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玉米原产于美洲,并伴随全球化进程广泛传播,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那时候,山里来了一帮种玉米的人。他们种玉米不是为了自己吃,也不是为了养活家人,而是要把玉米卖给别人,一心想发财……过去,这里是莽莽苍苍的群山,如今变成荒山秃岭。守林人呜呜咽咽地唱起悲歌……谁砍伐树木,加斯巴尔就该撕碎他的 眼睑;谁放火烧山,加斯巴尔就该烧毁他的睫毛……

——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小说)(1949年)

材料三   16、17世纪,玉米在欧洲的名称有“ 西班牙麦、印第安麦、土耳其麦、法兰西粟”等,在西非被称为“葡萄牙黍”,在日本称为“南蛮黍”等。

——张箭《从美洲到中国:玉米、马铃薯、甘薯的传播之路》

材料四   在湿热的西非和漫长的越洋旅程中,奴隶贸易要求能长时间储存并满足大量需求的食物,体积不大的玉米就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水分。

——阿图洛瓦尔曼《玉米与资》

材料五   玉米传入中国,其渠道比较多。简单来说,一是从西亚、中亚等传入我国西北;二是经印支、缅甸等传入我国西南;三是越印度洋、中国南海,传入我国东南沿海。

——整理自张箭《从美洲到中国:玉米、马铃薯、甘薯的传播之路》

材料六

——资料来源:曹树基的“中国人口数据库(1393—1953)”

(1)“玛雅玉米神像 ”,可用以实证(     )(单选)
A.人类驯化玉米B.玛雅文明高度发达
C.英国殖民拉美D.玛雅人的信仰观念

(2)小说《玉米人》,以艺术手法反映的本质冲突是(     )(双选)
A.个体劳作与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B.自给自足与市场主导的经济形态
C.自主经营与侵略掠夺的政治立场
D.顺应自然与改变自然的思想观念

(3)从材料三玉米的名称中,可以提取哪些方面的历史信息?
(4)材料四“越洋旅程”中的“洋 ”当指(     )(单选)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地中海

(5)材料五的路线中,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一致的是(     )(单选)
A.路线“一”B.路线“二”C.路线“三”

(6)依据材料六,哪一时期人口呈整体上升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经济原因有哪些?
(7)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玉米传播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4-03-15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 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2 . 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
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
2023-06-01更新 | 226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香料在近代早期全球贸易格局和社会大变革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媒介和催化剂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81505年威尼斯和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变化表

时间威尼斯葡萄牙
14981501年均350万英镑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均22.4万英镑年均230万英镑

——据田汝英《贵如胡椒——香料成为中世纪的奢侈品现象析论》

材料二   正是香料促使葡萄牙人构建了一个复杂的贸易网络:为了购买香料,他们需要印度纺织品,而为了买到纺织品,又需要在印度畅销的商品或金银。于是,他们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转口贸易……贸易范围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交易商品涉及欧洲的银、铜,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瓷器、麝香,日本和美洲的白银,非洲的黄金,使世界各地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联系更加紧密。

——据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与“香料进口总值变化”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以葡萄牙为代表的香料贸易给世界历史带来的影响。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不同地区的文献对玉米足迹的记载。

玉米不但是玛雅人的主要食物,更是深入到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之中,生养死葬,没有一样能少得了玉米;玉米之于玛雅人,正如水稻之于中国、印度,小麦之于埃及、巴比伦,甚至意义更为重要,因为在玛雅神话中,造物主用玉米创造了人类。

——【美】西尔韦纳斯·莫利《玛雅三千年》

玉米的到来,使欧洲南部的农村景观、农业传统、饮食习惯和整个生活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由于玉米种植方便、价格低廉,一方面为地主、佃农、放债者、土地领主和新的中产阶级带来了财富,另一方面日益成为普通民众的食物,尤其是在遇到饥荒时,几乎成了穷人们唯一的救命稻草。自从玉米被引入之后,欧洲的人口数量也持续迅速增长。

——章林《玉米:大刍草的7000年环球之旅》

玉蜀黍……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俗呼芭谷。山农之粮,视其丰歉;酿酒磨粉用均米麦,瓤煮以饲豚,秆干以供炊,无弃物。

——【清】吴其溶《植物名实图考》

1550年后,玉米逐渐成为非洲大西洋沿岸的主要作物。非洲酋长和国王们通过集中储存、分配玉米来实现权力的最大化……推进了比以往更大规模的国家的产生。便于储存和携带的玉米也使得军事扩张和奴隶贸易等更容易深入内陆。

——【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足迹”为主题,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4-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瘟疫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西班牙侵略者却几乎不被感染,传教士趁此竭力灌输这是神在凭借疫病表达愤怒和对侵略者的偏爱。原住民则由于缺少遭遇一连串致命传染病的相似经历,也认同了征服者的这一认识。据此可推知(     
A.世界殖民体系形成B.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变化
C.非洲原有社会解体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024-05-2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6 . 17世纪以来,一种新的饮食风潮在欧洲兴起,精英阶层推崇食物本身的味道,而非洒满多层香料、喧宾夺主的复杂菜肴,这种新烹饪主义在法国上层饮食文化中逐渐占据主流。这一变化是由于(     
A.社会变革的影响B.社会阶层的固化C.专制主义的覆灭D.贵族文化的普及
7 . 新航路开辟后,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从最初的官兵、探险家、神甫和罪犯,发展到他们的家属和一般劳苦大众,并且移民主要来源于西、葡、英、法、荷等国。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激化B.美洲国家社会经济结构日益趋同
C.国际移民途径呈多元化D.殖民扩张助推美洲人口结构变化
8 . 一花一世界:由棉花部落到棉花帝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00年左右,亚非等地就已经形成多个独立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称“棉花部落”。1497年,达·伽马抵达印度,对这片土地开始了暴力掠夺。后来棉纺织品成为东印度公司重要的贸易货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欧洲强国在美洲侵占大量土地,靠着掠夺的财富,再到印度购买棉纺织品,作为“殖民商品”的棉花开始在欧洲大陆全面蔓延开来。

——摘编自张弛《长在树上的羊毛——细数棉花往事》

材料二

17世纪以前英国的纺织业主要以毛纺织为主,人们很少知道棉布。
17世纪晚期印度棉织品大量涌入英国,严重损害了英国国内毛纺织业制造商利益。
1700英国议会颁布法令: “绝对禁止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印花织物输入”。这使
英国的工匠开始加大了对棉纺织品的仿造以便获取财富。
1765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1785建成了第一个瓦特蒸汽机作为动力的鲁滨逊纱厂。
19世纪30年代英国拥有全世界棉纺锭总量的五分之三,是棉纺织业最强有力的主宰者。

材料三   从其原料生产来看,种植棉花在拉美地区、埃及、英属印度以及后来的美国南部,而在棉花的采摘上,雇佣的是廉价的、甚至是无偿的非洲黑人奴隶,它们为以英国为主的欧洲地区供应原棉。

材料四   下表为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地区分布和变化(1820-1860年)


棉布(100万磅)

18201830184018501860
欧洲(除土耳其外)127.7137.4200.4222.1200.5
土耳其9.540.074.6193.9357.8
美洲(除美国)56.0140.8278.6360.4527.1
美国23.849.332.1104.2226.8
英属东印度33.977.1145.1314.4825.1
爪哇等

29.9104.3324.2
其它各国

29.958.9214.7
合计265.1501.5790.61358.22676.2

——以上皆根据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整理


(1)依据材料一分析新航路开辟前后棉花贸易的不同。
(2)“不产棉花的英国却成为棉花帝国。”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第安人的烟草种植一直以自己吸食、仪式用品和简单交换为主,并未形成规模种植。成规模的商业化种植是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后开始的。欧洲人学会了印第安人的吸烟方式,他们认为吸烟具有治疗的功效,由此吸食美洲烟草的热潮席卷了欧洲。……17世纪上半叶弗吉尼亚的烟草种植颇为繁荣,甚至影响了粮食供给。烟草种植要进行一系列程序繁复和艰苦的劳动,这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和时间。……在巨大利润吸引下,北美南卡罗莱纳的烟草种植于1799年达到高峰,之后却急剧衰落。在市场推动和利润刺激下,短绒棉种植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在很短的时间里,南卡罗莱纳连绵起伏的丘陵和肥沃的山谷变成了白色的海洋。1800年左右,很多地区的烟草种植被棉花所取代。

——摘编自滕海键《环境史视野下美国南部烟草与棉花种植的兴衰演变及其原因》

材料二   托马斯·杰斐逊在起草的一份文件里说(法令)“禁止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用我们自己的劳动制造供我们自己使用的商品.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专制的时代都无法与之相匹敌的暴政的例子”。并据此宣布,“这些法令无效时所依靠的真实根据是,英国议会没有对我们行使权力的权力。”1749年,英国经济学家乔赛亚·塔克预言,如果英属美洲殖民地在经济上感到自给自足时,它们将会起而反抗。到了18世纪70年代时,英国政府不仅对殖民地维护自身利益的呼吁置若罔闻,而且变本加厉地推行损害殖民地利益的政策,这一下子“激活”了早就存在于殖民地许多居民脑海中的独立意识,一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和改变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爆发了。

——摘编自王晓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重商主义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7—18世纪北美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
10 . 【玉米的起源与传播】民以食为天,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的玉米既是食粮,也是饲料作物。某中学同学就玉米搜集了大量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小组一     玉米的起源史

材料一     考古遗存中的玉米   墨西哥特瓦坎谷考古遗址出土的玉米

材料二     神话中的玉米   

根据古典史诗《波波尔·乌》中的说法,玛雅人的起源属于“植物变化说”。造物主最先是用泥土和木头造人,但都不太成功,后改用新的材料——玉米来造人:“黄色和白色的玉米造成了人的肉体;人的胳膊两腿用玉米团做成,唯有玉米进入了我们祖先的肌体。”。

材料三   文字中的玉米 ——玉米有文字历史的开始

哥伦布在1492年11月15日日记中所记载的农作物:“在那里(此时他们在古巴岛)有一片土地,种植着一种作物,结的果实有点像小麦,当地人称之为马西日(Mahiz,即后来西班牙语maiz、英语maize的词源,意为玉米)”。   

——《哥伦布的航海日志》

材料四   科学视角下的玉米

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巨猫洞最低层发掘出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7000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蝙蝠洞发掘出的王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600年;在秘鲁中部墓穴中发掘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000年。这就把玉米的最早被驯化的地区缩小到从美国南部经墨西哥直至秘鲁、智利沿安第斯山的狭长地区。

——汤丽清《种子漫谈》

(1)现在史学界一般认为玉米最早起源于美洲墨西哥地区,根据第一小组收集的资料任选两则,从史料类型、研究价值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研究小组二     玉米的传播史

时间地区
公元前7千年左右驯化中心:北美墨西哥地区中部高原谷地玉米得到驯化和种植。
约公元前3千年前到1千年前左右拓展到中美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区,秘鲁发现四千多年前贮藏玉米的大型仓库;玉米在北美洲很多地方作为重要农业作物种植。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左右哥伦布西渡大西洋把玉米带回到西班牙。由于玉米耐寒且高产,能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种植,此后30年传遍了欧洲各地和北非。
17世纪以来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成为仅次于麦类第二大粮食作物,与马铃薯、甘薯这美洲三宝一起支撑起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2)根据第二小组收集的资料,概述玉米的传播历程,并从人类文明的交流视角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