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的波兰天文学家是(     
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2023-07-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2021年7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历史试题
2 . 某法令规定:“任何未参加过南方叛乱的男子或妇女,凡为一家之主或年龄在21岁以上者,不论其为美国公民或已经请求入籍而尚未被批准的移民,只要缴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从国有土地中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就可成为土地的主人。”该法令是
A.《独立宣言》B.《宅地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1787年宪法
3 . 史载,1711年,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跑到银行要钱,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的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国王盖国王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这说明
A.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象征B.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有一定权力
C.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D.王权高于议会权力
2021-10-05更新 | 407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6月高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1861年2月19日宣言》是莫斯科大主教(大农奴主)起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农奴制改革的第一号文件。宣言的目的是想表明这次改革的“正义性”,说“在对农奴们揭示出新的未来的时候,农奴们将会了解和感激地接受高贵的贵族们为了改善农奴的生活所做的重大牺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改革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   ②社会矛盾得到了真正的缓和
③广大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剥削   ④《宣言》美化了农奴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
C.提倡人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2021-06-24更新 | 760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2020-2021学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高一版)
6 . 下列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8年日本明治新开始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A.资本主义的诞生B.资本主义的扩展
C.资本主义的危机D.资本主义的终结
7 . “这场革命是历史上第一个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是国家主权的代表——国王还是议会?”“这场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D.美国南北战争
8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智者的思想有何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称为“再生”的理由,指出材料二中“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的核心内涵,概括文艺复兴的性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彰显“人的理性的伟大”的具体表现,受其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在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9 . 列宁称1861年“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其事实依据是农民
A.要用高价赎买一块份地B.被迫出卖劳动力
C.成为了地主的私有财产D.发现改革极为缓慢
10 . 德川幕府(1603—1867年)统治者认为天主教从思想意识、政治和国防等影响日本社会,禁绝天主教甚至断绝日本和海外的交通;认为对外贸易破坏了日本自给自足的领主经济;还认为经营外贸日趋富强的西南诸侯和豪商也威胁到幕府的安全,故采取限制外贸的政策,以维持小农经营,榨取实物地租。这说明德川幕府
A.接受西方文化B.放弃军事独裁统治
C.还政于日本天皇D.对外实行锁国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