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586年,有人说:“在英格兰王国,最崇高和最完整的权力存在于议会之中。议会废止旧法律,制订新法律......”该材料(     
A.反映英国真实状况B.体现了君主立宪制
C.观点与史实不相符D.体现了责任内阁制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日本朝廷备感“国际压力”,而新罗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在国内,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种矛盾渐趋激化。总摄朝政的圣德太子在女王支持下启动推古朝改革。到江户末期,随着幕藩体制解体和列强叩关而急需调整航向,资产阶级、下级武士等新生力量通过领导“尊王攘夷”、“开港讨幕”等一系列政治斗争,建立起明治新政权并全面推行改革。二战后,日本实现了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此次社会转型由美国占领当局主导、日本政府负责实施,具有外发性和强制性特征。

——摘编自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社会转型及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社会转型的相同点。
2021-1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2届高三11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1834年,德国38个邦国中的18个主要邦国联合建立了关税同盟,废除内地关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1852年,德国在38个邦国中实行关税同盟。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国内市场逐渐走向统一B.金融垄断资本日益扩张
C.工业化的进程快速推进D.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4 . 具有尚古之风的文艺复兴传到德国后,其突出特征是对《圣经》的历史研究,人文主义者开始对天主教会的正统性产生了质疑。马丁·路德主要依靠《圣经》和以奥古斯丁为首的教父著作,他所使用的是阿默巴赫版本的奥古斯丁著作,这是人文主义的优秀成果。这表明( )
A.宗教改革深受文艺复兴影响B.文艺复兴摧毁了教会的权威
C.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D.马丁·路德的《圣经》译本受到普遍欢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载,1711年,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跑到银行要钱,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的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国王盖国王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这说明
A.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象征B.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有一定权力
C.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D.王权高于议会权力
6 . 1818年普鲁士开始推行自由主义商业政策,同时废除境内税收和商业关卡,并与其他邦国建立关税同盟,普鲁士这种撇开邦联的特殊政策招致了其他邦国的抗议,但1834年那些原先担心主权丧失的邦国如巴伐利亚等也先后加入了普鲁士的关税同盟。普鲁士的这商业政策
A.确立了普鲁士在德国的统治地位B.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C.进一步现固了德国统一历史成果D.表明德国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
2021-10-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的英国政治史是一部内战、共和、复辟与革命的历史,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国家应然与实然的政治制度之间的博弈。这场博弈的实质是
A.权力的合法来源B.最高主权的归属C.政府的组织形式D.国王的政治属性
2021-10-0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根据1875年宪法,法国参众两院均有权通过法律,其中,众议院在财政立法方面处于优先地位,而且有权推翻内阁;而参议院则有权组成高等法院,以起诉和审判犯了罪的总统。这一制度安排表明法国
A.吸收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B.践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实际上成为了议会制共和国D.照搬了美国总统制做法
9 . 1214年,法国在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布汶战役中以少胜多,获得大捷。整个13世纪,这一事件在法兰西的历史和记忆中不断被重塑,尤其是战役领导者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的形象不断被神化。布汶战役演化为传奇体现了
A.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中世纪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变化
C.法兰西的历史客观真实性存疑D.王权强化与民族国家初露端倪
10 .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国王不能独自行使行政大权。国王下达的命令,必须经一名大臣副署方能生效.而大臣要对立法会议负责。”由此可知,法国1791年宪法
A.吸收了美国宪法的精髓B.照搬了英国的政体模式
C.加剧了各派别间的矛盾D.运用了启蒙思想的理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