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国家代表作品内容
英国莫尔
(1478—1535年)
《乌托邦)虚构一个岛屿上的理想社会,居民未受基督教启示而能把社会
治理得井井有条
法国拉伯需
(1494—1553年)
《巨人传》描写第一代巨人卡冈都亚为酬谢约翰修士,修建了“德廉美修道
院”。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修道院,院内没有束缚人的清规戒
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西班牙塞万提斯
(1547—1616年)
《堂吉诃德》描写一个绅士,学习剑客,行侠仗义,成为可笑而又可怜的悲剧
英雄。故事滑稽而荒唐,使读者笑出眼泪,在眼泪中领悟人生
A.文艺复兴在欧洲逐渐扩展B.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C.宗教神学统治地位被推翻D.人的价值受到普遍重视
2024-05-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2024·四川·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6世纪后期威尼斯流行的一首诗歌里,叙述了一位名叫尼科的平民穿着打扮非常讲究。他虽然只是一名在造船厂里给船甲板填缝隙的工人,但也向人炫耀曾身着天鹅绒披风,腰间斜挎把银质匕首,戴着各式戒指,在装饰豪华的家中享受生活。作为史料,这首诗歌可用于说明当时意大利(     
A.造船业领先于欧洲各国B.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社会生活摆脱宗教束缚D.海外扩张促使财富剧增
2024-05-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5世纪中期的意大利,有人这样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变化: 一个专职为他人抄写书稿的群体逐渐形成,他们规模较大、所得酬金和社会地位较高,其中“尤以精通希腊文者为甚”,有些人因为请他们抄写书稿而负债累累。这一变化(     
A.为新的思想运动积蓄了力量B.催生了新的阶级和经济结构
C.使文教事业摆脱了教会控制D.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2024-05-1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意大利学者维多利诺(1378—1446)反对“灵魂的拯救只能通过对肉体的禁抑”,主张“从新的审视角度来看待受教会无端指责达千年之久的身体活动,建立正确的体育观,从而自觉地投身到体育活动之中”。该学者的教育观(       
A.影响到“文学三杰”的创作B.受到启蒙思想家深刻影响
C.彻底摆脱神学思想的束缚D.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2024-05-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且与人体有相通之处。这一建筑理念(       
A.瓦解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B.契合了时代思潮与审美要求
C.促进了理性主义潮流的发展D.造成了欧洲建筑艺术的倒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神曲》描写了作者但丁本人的一场神游。作品中,教皇的身体倒插在地狱里,暴君、独裁者都在那里遭受酷刑,罗马诗人维吉尔却是但丁的指路人;在天堂门口但丁遇到梦中情人贝亚特丽丝,她取代了圣徒彼得掌管着天国钥匙,成为但丁见到上帝的向导。这些描述体现了作者(     
A.否定基督教会的地位B.渴望享受世俗的生活
C.积极追求人性的解放D.向往自由平等的社会
2024-05-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世纪,雕刻家马萨乔提倡把“愈接近自然就愈完善”的信念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他的画无论人物神韵还是风景意境皆力求逼真生动,笔下的人物皆雄伟强壮而又自然纯朴。据此可知,马萨乔的艺术创作理念是(       
A.复兴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传统B.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C.运用近代科技改革雕刻技艺D.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达·芬奇在《论绘画》中阐述,画家需要了解眼睛对外界景物感知的方式,并开始探究光学现象和视觉特征,他还设想了一些公式和假设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试图发现可以用来制造光学器具的原理。据此可知(     
A.近代科学推动文艺复兴扩展B.视力运行机制由达·芬奇提出
C.艺术探讨带动科学研究发展D.达·芬奇开创了实验研究方法
2024-05-07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并鼓励苦行避世的生活方式。彼特拉克鄙视无用的哲学思考和跟人类毫无关系的知识。他还嘲笑经院学者,称他们可以告诉你“狮子的鬃毛共有几根……却不知道或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祈求你告诉我,这一切有何用处?”这段话意在表明(       
A.彼特拉克更加关注到人本身的问题B.基督教伦理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C.基督教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统一D.文艺复兴有助于破除对教会的迷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时代的人们认为:“这个世界已经令人激奋得很,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来世了”、“人具有巨大能力。”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主要诉求是(     
①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       ②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③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④推崇基督教禁欲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01更新 | 1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