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2019-01-30更新 | 2057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2014·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 “抗议” 是指
A.抗议《圣经》的权威B.抗议国王的权威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D.抗议贵族的权威
2019-01-30更新 | 2271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3665次组卷 | 88卷引用:四川省树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某思想家指出,那些现今不可一世号称为教皇、主教、神父的人,在圣经里不过是被称为“执事”“仆人”“管家”,其实他们原是应以传道服侍人的,将基督的信仰与信徒的自由教导人的。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古希腊的智者
B.14世纪的人文主义者
C.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
D.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
5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018-06-10更新 | 6969次组卷 | 1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这主要反映了
A.罗马教皇在德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力
B.教会控制了德意志的精神世界
C.教会向德意志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D.教会在德意志通过出售赎罪券和教会职务等方式搜刮了大量财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中提到“十分之九的多数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德国人高喊‘罗马教廷该死!’”这段材料不能反映
A.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已经不能维持下去
B.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德意志各阶层与罗马天主教会的矛盾尖锐
D.路德的宗教改革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愿望
8 . 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提出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
C.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D.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
B.有力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发展
10 . 马丁·路德说:“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该观点意在
A.主张“因行称义”
B.否定神学
C.倡导人性解放
D.宣扬“因信称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