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他接着写道:26个字母用完了,我该停下来了。但是还有很多例子,如有必要,也列得出来。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1)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几次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与传播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在物理科学中,不论是在科学界还是普通人当中,牛顿所描述的宇宙观都逐步占据了支配地位。同时,人们因科学革命引发的理性思考习惯反复思忖着:如果人们无法依靠感性知识和启示(亦即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科学革命提供了答案:理性,能揭示关于自然界和人性的真理。

——《试论英国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所学说出英国科学革命代表人物牛顿的主要成就。依据材料说明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   

(3)以上两幅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结合史实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

2018-11-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2月1日 《每日一题》 一轮复习-周末培优
2 . 图描述的是法国科普作家夏特莱夫人拿着镜子将光从牛顿反射到伏尔泰的书桌上的情景。这寓意(       

A.科学理性取代精神理性B.启蒙运动理性而且科学
C.启蒙思想脱离宗教束缚D.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
2023-12-18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下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
3 .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与技术进步,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被缩小,匠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到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还出现了综合多种学科技术成就的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与纳米技术等。以致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科学革命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列举一项该时期物理学或数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2)据材料二中的图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内容,并分别列举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一项重要发明。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第三次科学革命的主要特点。
2023-01-26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用定量的方式描述1620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的情况,提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家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15401960年间,认为世界科学中心在英法美德意五个欧美国家之间转移,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如图1所示。




图2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模型
(1)图1中3代表的是法国,在18世纪晚期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涌现出例如拉瓦锡燃烧的氧化学说等科学理论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1中其余数字分别代表的国家,并各举一例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理论或科技成就。
(2)从判断的结果中任选一个国家,根据图2的理论模型分析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
2022-03-22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1讲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与文艺繁荣(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物理学史》中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推断
A.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综合多因素发展的结果
B.思想解放是近代欧洲科学技术革命的前提
C.科学革命以近代力学的形成作为基础
D.伽利略的实验科学直接促成牛顿力学
6 . 16—17世纪以来,随着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下面两幅图反映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是
A.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B.重实用而轻理论
C.善于观察和逻辑猜测D.依靠实验与推理
20-21高二上·全国·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曾三次应试,均不第,遂弃儒学医,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终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为了解决出版问题四处奔波但无果而终,后其子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书留览、礼部知道”七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伽利略及其成果影响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581伽利略在比萨大学学医,但热衷于数学、物理学,并用怀疑眼光看待自古被奉为经典的学说
15891591伽利略对物体的自由下落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观点(重物比轻物下落快)
1609伽利略展示了人类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并绘制了第一幅月球表面图
1637伽利略发现了月亮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1687牛顿在其理论成果上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20世纪爱因斯坦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李时珍、伽利略两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并分析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时珍、伽利略两人科技成果的不同影响。
2021-07-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期中检测卷(B卷提升篇)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霞客(1589~1641年),明朝江阴人,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具有深远影响。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旅行。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他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经过考察,他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禹贡》中认为岷江导江的说法,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通过其作品,徐霞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并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错误的,从而冲击了基督教的思想束缚,他对落体运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运用实验研究科学的新方法。因此,他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徐霞客和伽利略取得科学成就的相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徐霞客和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例,简析科学发展的意义。
2021-07-01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他本是一位可以在传统学术道路.上左右逢源的大学者,却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应用科学的试验和总结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理论研讨,“无迂疏之病,亦无空谈之弊”。他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他以一种虚心扬榷的胸怀去“会通”中西科技的精华。他着意于中西数学的比较,敏锐地注意到西方科技长于理论思维,而这一点恰是中国科技的阙失。在《农政全书田制》中,他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和现实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较早提出人口增值率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他高度重视实验手段的运用,《农政全书》在收录古代和当代农业文献同时,也附有他亲自观测和试验的大量见解或评论。由于比较自觉地把实验方法、归纳方法与数学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徐光启等人突破了“中古型”科学范式的包围,直扣近代科学之门。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1590年,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以实验上的、可证实的事实反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家的传统名言。伽利略还做了力学实验,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609年,他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月球的表明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他还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等现象,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观念发生变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徐光启和伽利略科技成果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人共有的科学精神。
2020-05-08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三次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