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是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中的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材料二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姜守明等:《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乃是相互交叠而联系密切的三代人的共同成就。第一代人以孟德斯鸠和长寿的伏尔泰为领袖,为以后的两代确定了基调。……第二代是在18世纪中期进入成熟阶段:富兰克林……卢梭……狄德罗……正是这批作家把已经变得时髦的第一代的反教权主义和科学思想融合成一套自圆其说的现代世界观。霍尔巴赫……杰斐逊……康德……属于第三代。他们与第二代以及第一代的长寿者交往密切,受前两代人的喝彩、鼓励和挑动。他们进入了新的领域,包括科学的神话研究、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司法改革乃至实际的政治斗争。批判也通过对自身和自身成果的批判而不断推进。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

(1)根据材料一,概述康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力学进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科学革命对人们的理性思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阐述启蒙运动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作用。
2024-05-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出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印花工艺是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创新。这种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1792 年至 1815 年间,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不断出现技术革新。

——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流行了数十年的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女性服饰向自由的现代形态转变。30年代的服装以深色调和简单的款式为主,40年代为了节约材料和资源,服装设计受到严格限制,女性开始穿战时服装,男性开始穿制服。二战后,女性服饰更加随意、自由,年轻一代喜欢奇装异服,超短裙和牛仔装广泛流行。8090年代服装设计更加多元化、国际化,中性服饰成为风潮。

——摘编自李当岐《西洋服装史》等

材料三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体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9世纪初欧洲棉纺织业发展进程的特点,并分析英国棉纺织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40年代引起欧洲国家服装样式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并分析二战后欧洲服饰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政府提出全球治理观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
2024-04-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定律、伽利略的运动定律、牛顿的力学体系,还是培根和笛卡尔的科学方法论,都促使人们开始理智地看待古代权威,从对古代权威的反思发展到对古代权威进行理智地批判。其意在说明,近代科学革命(     
A.推翻了教会的神圣地位B.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D.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2-21更新 | 462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选考)试题
4 . 无论是技术改进、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社会与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世界观的重大变革确实是从哥白尼革命开始的。希腊人以及中世纪的宇宙观,是一个层层相套的有限的球体,地球则居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用太阳取代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转动。近代思想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在于从有限封闭的世界,走向一个无限的宇宙。……这场宇宙论革命,既是天文学的也是人类学的,既带来了世界图景的改变,也导致了欧洲心灵的重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工业社会中劳动者为什么经历巨大的苦难,原因是他们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这句话以前也有其他人说过,但马克思找到了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趋势,提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伊比利亚半岛国家”是哪些国家,并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哥白尼的宇宙观。结合所学,概括“这场宇宙论革命”在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找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2023-07-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所有这些行星中间,太阳傲然坐镇,在这个最美丽的庙堂中,我们难道还能把这个发光体放到其它什么更恰当的位置上使它同时普照全体吗?人们正确地把太阳称为巨灯、智慧、宇宙之王……太阳就这样高踞王位之上,统治着围绕膝下的子女一般的众行星。”这段优美的文字(     
A.体现了科学理性精神B.开启人文主义的复兴
C.倡导了因信称义理念D.鲜明地反对专制王权
6 . 近代欧洲历史上兴起了几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的理性主义者们,如笛卡尔、霍布斯、洛克等,则因为自然科学和技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对人类的未来非常乐观。他们不仅把理性视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基本能力,而且也将其视为人类进行自我理解,以及调节社会关系的根本法则,从而把理性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理性成为世间万物唯一的合法化标准。

——唐其士《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

材料二   新教运动对此后几个世纪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史学家历来将1500年前后作为将欧洲史划分为“近代”与“中世纪”的分水岭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此,罗马教皇领导下的西欧宗教统一不可逆转地动摇了,而统一的逝去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和文化的冲突。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理性”在近代科学革命中的主要表现,并分析17—18世纪以理性为精神内核的这场运动对欧洲社会转型带来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拉开“新教运动”序幕的主要标志。围绕“近代与中世纪的分水岭”这一主题,从“新教运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进行阐释。(阐释要求:紧扣主题,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67年,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揭开了人们对光的性质(光是粒子还是波)大讨论的序幕。这场讨论使“物体不存在固有色”等观点深入人心,并启发了艺术家在绘画中对光的表现。由此可见,近代科学的发展(     
A.推动了视觉审美观念创新B.传播了人文主义创作思想
C.改变了西方社会主流信仰D.提高了绘画作品的真实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278年,基督教圣法兰西斯会谴责罗杰·培根并把他投入监狱达十四年,因为他倡导归纳法。1616年,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1633年,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但是,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得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肯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科学革命”早在13世纪已经兴起B.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依然强大
C.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D.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在形成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9 . 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
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
2023-04-07更新 | 4608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哥白尼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他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伽利略通过天文观测证实了哥白尼学说,却被判处终身监禁;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据此可知,近代科学(     
①在与神学斗争中艰难前进
②为政治变革提供了思想武器
③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