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世界科学技术中心随着文明中心的转移发生了5次大转移:四大文明古国(特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16世纪以前)→意大利(1540~1620年)→英国(1660~ 1750年) →法国(1760~1840年) → 德国(1840~1910年)→ 美国(1920年至今)。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认为,近400年来,导致世界科学中心发生5次大转移的机制有5种:①文化的震荡;②社会的变革;③经济的快速增长;④新学科群的崛起;⑤科学家的集体流动。世界科学发展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理论。

——摘编自叶岱夫《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中心的转移》

(1)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就世界科学中心发生的5次大转移中的任意一次,用汤浅光朝理论中至少3个观点进行合理的解释。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预测下一个世界科技活动中心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4-05-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及发展既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是解决时代问题的重要武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而否定了统治西方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可以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牛顿(1643-1727),英国物理学家,近代经典物理学奠基人。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据曹顺仙《世界文明史》等

请以“近代科学与社会进步”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滨州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的资本主义是怎样出来的?17世纪、18世纪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物质上、精神上、人文上,而且这个时期在西欧也确实是各种学术、各种文化、科学,特别是科学思维最发达的一个时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以卢梭为代表的民主派在近代西方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将人民的权威视为宪法的基础。而托克维尔指出,美国革命的爆发使“人民主权的原则走出乡镇,而占领了各州政府……人们在人民主权原则的名义下进行战斗并取得胜利,人民主权原则成了法律的法律”。

——摘编自佟德志《民主的否定之否定: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与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西欧文化、科学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近代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并说明其具体的表现。
2024-05-01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皖豫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整个18世纪,欧洲社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学方面,人类理论知识实现巨大飞跃,“知识就是力量”渐成世人的普遍心态;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各个阶层都以物质利益为对象而进行生活和生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卢梭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在卢梭看来,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本身,要培养人本身而不是一个社会角色,就必须根据儿童各自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儿童进行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自然教育,决不能不顾个性,只求共性。此外,他还认为人拥有一个先天的善良本性,但因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一善良本性逐渐被“污染”,因此要尽可能杜绝外力对儿童的影响,不让任何外在的情感和观念得以传播,以影响儿童的自然成长。

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教育应当首先是人的教育,而非“角色”教育;需要培养的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他还指出人不拥有任何超越历史和时代的先验本性,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理想教育场所的选择应自觉地融入现实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此外,他还强调合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仅仅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一个前提,而不是根本,更不是全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义良《论马克思对卢梭教育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卢梭教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教育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打破了旧的天堂,使《圣经》上描述的上帝创造的东西,看来是属于无稽之谈。他们希望社会也能履行自然规律的法则,并且认为人居住在一个既可理解又可驾驭的世界里。这些认识对欧洲社会的世俗化作出重大的贡献,为欧洲政治权力和这个时代许多新的智力争论开道。”材料意在强调(     
A.18世纪理性化思维方式成熟B.科学革命对思想解放的作用
C.神学在对抗科学中彻底瓦解D.王权加强源于近代科学兴起
2024-04-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社会变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西欧封建社会来说,14世纪简直是一个灾难的世纪。首先是饥荒的打击。1343年在奥地利发生的饥荒,以及从1351年开始在法兰西发生的几次饥荒,使人们受到猛烈的打击。地震更以一种无法预测和预防的力量打击着人们。而最可怕的还要算是黑死病的袭击,它像一个铁面杀手一样残酷无情地夺走人们的生命。在无法预测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本身也并不团结,不时地发生摩擦和斗争,例如英法之间发生的百年战争(13371453)。

1415世纪,是旧时代走向衰落的时期,从旧时代的衰落中己可隐约窥见到新时代的曙光。这是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当封建制机体内部已开始了质变的过程以后,再加上14世纪出现的种种外力作用的打击,西欧封建社会就无可挽救地走向衰落了。

——整编自司美丽《连接世界的纽带——新航路》

材料二   1642年;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代。这一年伽利略去世,英国科学家牛顿诞生。如果说伽利略的科学发现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引导人们进入近代科学,那么牛顿则对前人的科学发现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完成了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知识体系……在力学上贡献最大的则是他构建起了一个物质世界的普遍的力学体系,把科学革命推向了新的高峰。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摘编自马克毒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等

材料三   一些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中,主张开明君主制。认为在一个良好开明君主的治理下,能够实现所向往的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不可能实现的自由、权利与幸福,启蒙泰斗伏尔泰(16941778)便是典型。在他的心目中,这种开明君主政治制度就是英国式的政体。君主的权利被约束在一定的界限之内,以免出现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利,以免造成无政府状态。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他们由于不断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样开明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利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束缚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导致西欧封建社会衰落的外部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西欧经济领域出现“新时代的曙光”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结合所学,分析科学革命对后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为例,谈谈你对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的认识。
2024-04-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7世纪末,英国博物学家约翰·雷放弃了传统认为“研究自然是浪费时间”的观念,他提出:“没有一个职业,比研究自然的美丽的业绩和歌颂上帝的无限的智慧与善行更有价值,更有趣的了。”这一观点体现出当时(       
A.人文主义思潮广泛传播B.基督教仍主导科学研究
C.英国成为欧洲学术中心D.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
2024-04-10更新 | 522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于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发扬和普及了培根、笛卡尔、贝尔和斯宾诺莎,特别是洛克和牛顿的思想。它发扬了自然法则哲学观点和天赋权利哲学观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也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世界上从未发生过同样的革命。法国革命是整个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代社会”取代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致此后一切革命运动都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法国革命思想远远地传播到法国以外,它决定性地影响了欧洲大部分和其他地方的政党与意识形态冲突的随后发展。革命还引起对社会改革、政治激进主义和革命暴力的性质与后果的激烈争论。在18世纪60年代到1848年的民主革命时期,或大西洋革命时期,法国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甚至美国,如果没有法国的军事干涉,也难以从英国赢得那样明确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可以那般自由地建立新国家和制定新宪法。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将启蒙运动中的哪些政治理念付诸实践?并简要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对于17、18世纪的自然神论者而言,他们相信宇宙是一个有秩序的王国,上帝主导了整个宇宙的运动,但上帝本身并无兴致参与到具体的事务中来,这个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和自然法则运转。这一观点体现了(     
A.科学革命的影响B.社会结构的变化
C.宗教改革的发展D.蒸汽时代的到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