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他接着写道:26个字母用完了,我该停下来了。但是还有很多例子,如有必要,也列得出来。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1)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几次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与传播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在物理科学中,不论是在科学界还是普通人当中,牛顿所描述的宇宙观都逐步占据了支配地位。同时,人们因科学革命引发的理性思考习惯反复思忖着:如果人们无法依靠感性知识和启示(亦即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科学革命提供了答案:理性,能揭示关于自然界和人性的真理。

——《试论英国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所学说出英国科学革命代表人物牛顿的主要成就。依据材料说明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   

(3)以上两幅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结合史实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

2018-11-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2月1日 《每日一题》 一轮复习-周末培优
2 . 下图是漫画《海王星的发现》。海王星的发现与下列科学理论有直接内在联系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自由落体定律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D.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
2018-01-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彗星理论显示出牛顿力学的极大成功。它像所有成功的科学理论一样,从可靠的观测(经验)资料出发,运用正确的原理和定律,通过严密的推导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做出预言让人们对它进行反复检测。牛顿的伟大功绩在于,它只用很少几个原理和定律,就把千百年来人们无不视为神秘莫测的天空解释得明明白白。该书对近代思想也有着直接影响。1726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从英国回国后,将其翻译成法文,从而使牛顿的物理学在法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材料二 下图是西方基督教世界中一幅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漫画

材料三 按照牛顿力学体系,物体的运动是在虚无的绝对空间进行的,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该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抛弃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这一理念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1916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出,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有人感叹道:广义相对论是何等美丽的理论,可实验却少得令人羞愧。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得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只好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力学体系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启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基督教世界对进化论的态度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长期不被接受、获奖受阻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017-11-22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1)根据所学知识,给图1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这一现象的原因。
(2)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20世纪中期以来科技新发展所呈现出的特点。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牛顿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力学方面,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之中,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中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且永远是相同和不动的。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三   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如果物质消失,时空就回到平直状态。

——爱因斯坦《相对论》

材料四   他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于1900年提出了量子假说,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量子论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材料五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典力学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对经典力学有何新发展?
(3)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的理论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发展之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5)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6 . 图描述的是法国科普作家夏特莱夫人拿着镜子将光从牛顿反射到伏尔泰的书桌上的情景。这寓意(       
A.科学理性取代精神理性B.启蒙运动理性而且科学
C.启蒙思想脱离宗教束缚D.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
2023-12-18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山东枣庄·期中
论述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现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国外学者用定量的方式描述了16—20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的情况。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家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该国成果超过25%所持续的时间,称之为科学兴隆期。近现代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相继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 世界科学单中心转移

世界科学中心

依据

汤浅光朝:平凡社年表赵洪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1540-16101540-1620
英国1660-17301660-1750
法国1770-18301770-1840
德国1810-19201810-1910
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

材料二



影响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因素的水晶模型

——均摘自潘教峰《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


结合所学知识,用材料二图中的模型来解读材料一中的信息。(要求:解读材料一中的二个或全部国家的整体状况,或中心转移的整体状况,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2023-04-2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托勒密的《地理学》

克劳狄斯·托勒密(约90—168年),是生活在埃及的希腊裔罗马帝国公民。他用希腊文写成《地理学》,是一部体现当时欧洲人地理学知识的典籍,奠定西方制图学的基础。不过,《地理学》在公元2世纪左右成书时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一个收集古籍的神父,意外在罗马都城发现了《地理学》手稿。1406 年,这部手稿被翻译成拉丁文。但是拉丁文译本并没有附地图,直到15世纪,西方人才陆续制作出地图抄本。1492 年,当哥伦布寻找东方时,他带着3艘帆船、87名水手,以及一本托勒密的《地理学》。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它是“对已知世界地理情况的最佳指南”。

15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运用。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墨卡托(1512—1594年)是近代西方地图学家代表,他不断根据最新的地理发现和旅行报告,完善旧地图,绘制新地图。1569 年,墨卡托首次采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编制出世界地图。这样他成了第一个把全球表面(东西半球的已知范围)描绘在平面上的人,托勒密版本地图“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15世纪托勒密《地理学》在西欧的重新发现。
2023-01-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6、17世纪是人类思想、科学、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欧洲人用新的研究方法对旧观念做了新的诠释,有学识的居民都认为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变化与新奇的时代

——【美】美劳伦斯·普林西比《科学革命》

材料二


1和图2均为17世纪荷兰海港小城代尔夫特优秀的风俗画家维米尔的作品。图1中一位地理学家正埋首绘制地图;图2中女子手持天平,面对珠宝钱币,思考财富的意义。类似题材,在同一时期其他荷兰西家笔下均有至现。


3以《坤与万国全图》为背景。地图前的人物分别为利玛窦和徐光启。其中徐光启手持《几何原本》。图4是中国明朝著名画家仇英以苏州府的繁华市井为主题的风俗画,画作取名效仿北宋张择端的名作。


(1)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该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言“有学识的居民都认为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变化与新奇的时代”
(2)材料二中的两组图片分别描述了16—17世纪荷兰和中国不同群体的活动和生活日常。透过这些图片,能折射出哪些深层历史信息?请在两组图中任选一组,予简要说明。
2023-01-01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8世纪欧洲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节选)

年代欧洲中国
16世纪中前期1543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成为近代天文学的起点。
16世纪后期1591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1578年,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开植物学科学分类之先河。
17世纪中前期1609年,伽利略制造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1639年,徐光启完成《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引进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17世纪后期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创理论物理学。梅文鼎兼采中西数学成就,著《方程论》《筹算》《弧三角举要》等。
18世纪初英国天文学家弗兰斯提德制成第一张星象图。1708—1718年,康熙皇帝组织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绘制《皇舆全览图》。
18世纪中后期1769年,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蒸汽机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1789年,吴瑭著《温病条辨》,使传染病学说更趋完整和系统。

——据吴于、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整理


从上述材料中任意提取两条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信息相互关联,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