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杰出历史人物与时代发展

人类历史群星闪耀,杰出人物作为时代的产物,也推动了时代文化进步。


(1)将图片人物与时代和成就匹配: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填字母)
(2)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匹配:
A.拿破仑                 B.甘地                 C.哥伦布                 D.伏尔泰
                     
__①__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__②__以特别的斗争方法争取民族独立。
__③__颁布法典,维护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__④__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填字母)
(3)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求,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存在差异,请补充正确选项。(填字母)
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__①__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__②__主张主权在民。
A.亚当·斯密               B.卢梭                    C.洛克                    D.孟德斯鸠
                        
(4)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为例,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内容谈谈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023-05-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教材单元封面中插画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1.请将下列高中历史单元封面插画与相关的单元主题相对应(填写字母)
A.耕种的农民B.亚历山大在伊苏斯C.《法国民法典》书影
单元主题:
(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2)中古时期的世界(     )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2.若把“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添加到上述单元序列中,你认为应该添加在(     )之后。(填写数字)
3.针对“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单元

材料一: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450页

材料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5艘帆船出航。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麦哲伦海峡进入□□□, 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本人在干预当地人的内讧中被杀死,但他的同伴们驾驶的“维多利亚号”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1522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在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一块铜牌,正面写着:“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碑的背面刻着:“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青年博览》


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史学观点可概括为(     )(单选)
A.时势造英雄                            B.英雄创造史事   
C.人民是历史创造者                  D.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
(2) 材料二缺少的□□□内容应是(     )(单选)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大西洋                      D.太平洋
(3)结合所学,说明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所体现的社会时代需要。
(4)材料三中铜牌的两面对麦哲伦的评价视角有何不同?可以透视出什么历史与文化信息?
4.若为“(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选择单元插图封面,还可以选择(填写字母,双选)__________
   
A.英军向华盛顿投降B.马尼拉大帆船 C.16世纪的世界地图D.伏尔泰
2022-11-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3 . 思想的力量

政治理念:在霍布斯的体制中,主权者一旦选定,人民便最后退了场。而洛克则主张“我的茅屋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政坛危机:1762年,(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在《苏格兰人》45期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国王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剥夺其议员资格,引起各阶层的强烈反弹。“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1781年英军在约克投降引起国内舆论哗然,人们指责政府和国王干预,造成北美巨大失策。1782年,首相诺思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

连锁现象:迪金森在《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中说:“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为英国展示了组织政治制度的方式”。


问题
(1)分别指出霍布斯和洛克所设计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归纳18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坛危机的直接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3)迪金森在《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提及美国“政治制度”的权力构架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理念?请具体加以说明
2020-04-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恩格斯这段话赞扬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思想
D.工人运动
2019-11-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6年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当发生在
A.伯里克利时代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2019-11-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6年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6 . 孟德斯鸠眼里的中国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

中国的皇帝所感悟到的和我们的君主不同。我们的君主感到,如果他统治得不好的话,则来世的幸福少,今生的权力和财富也要少。但是中国的皇帝知道,如果他统治得不好的话,就要丧失他的帝国和生命。

这就是人们时常谈论的中国的那些典章制度之所由来。人们曾经想使法律和专制主义并行,但是任何东西和专制主义联系起来,便失掉了自己的力量。

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1689年-1755)《论法的精神》


(1)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概述孟德斯鸠笔下的中国形象。
(3)你如何看待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的解读?
2019-11-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7 . 转折的年代

有史学家认为:17、18世纪,西方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


17-18世纪,西方历史是如何向“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的?
2019-11-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中的“它”指的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光荣革命D.宗教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