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指出材料中“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这一观点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
2 . “天赋人权”是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理论。对此,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现代国家承认人权同古代国家承认奴隶制是一个意思。”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A.否认阶级剥削与压迫B.倡导人类的普遍平等
C.存在时代与阶级局限D.有利于激发人民革命
3 . 1784年,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的这番话意在
A.论证专制统治的存在性B.阐释革命斗争的无用论
C.说明理性思考的重要性D.倡导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世纪的欧洲,在启蒙运动影响下,一些国家推行“启蒙专制”(又称开明专制),在否定君权神授、推行重商主义的同时,实行了一些保留君权、实行分权和代议的新制度。这些制度(        )
A.本质目的是扩充实力B.与英国政体大同小异
C.实践了启蒙思想学说D.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020-02-11更新 | 43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认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摧毁一切宗教势力B.建设直接民主国家
C.大力弘扬科学精神D.创立社会主义国家
2020-02-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而和谐思想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请概述人类历史上“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及给我们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该观点
A.是“不断革命”的原动力B.是导致多数人的暴政的根源
C.实际体现“社会契约”思想D.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

——摘编自张岂之《需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材材三   陈独秀指出: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所由起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就是说,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幼、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己及人的主人道德,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教。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

——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汉代以后儒学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加识,分析莱布尼茨县盛赞中国儒学的原因,并指出伏尔泰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批判封建礼教的原因。
2020-01-3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期末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伊拉斯谟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

——摘编自《伊拉斯谟: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知识分子》

材料二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上帝和他的信徒是一对亲密的伴侣,他们之间不需要任何第三者。

材料三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伊拉斯谟的思想是怎样体现这一特征的?
(2)概括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这些主张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列举法国卢梭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简要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10 . “神学当然还有根深蒂固的威力,但是十七世纪的神学却有了‘双重性格’;除了继续充当上帝存在的卫护士之外,它还需要论证上帝的存在与自然秩序的一致性。”这说明
A.科学思维影响社会进步B.封建神学受到严重冲击
C.“理性王国”成为共识D.教会支持自然科学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