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洛克指出,国家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产物,作为“公共裁判者”的国家权力来自人们本身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他同时强调,国家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如果统治者违背了契约的宗旨,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那么人民有权另立统治者。洛克在此强调了(     
A.共和制是未来社会的主要蓝图B.公意是社会建构的基本准则
C.法律体系制约君主的行为规范D.私有产权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23-24高三上·河北张家口·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18世纪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启蒙运动概况。这(       

地区

概况

英格兰

伦敦是英格兰的启蒙运动中心。伦敦皇家学会注重实用科学的研究,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伦敦格拉布街是英国出版业中心

苏格兰

爱丁堡是苏格兰的启蒙运动中心。苏格兰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哲学家休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伦理学家哈奇森、历史学家佛格森等等

德意志

大学及其学者在启蒙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意大利

在意大利各个城市,小知识群体比较活跃

北美

费城是北美的文化中心。富兰克林、杰斐逊、潘恩等是著名代表人物
A.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B.传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
C.改变了启蒙运动的走向D.动摇了法国在启蒙运动中的地位
2023-12-26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18世纪,亚当·斯密在经济理论上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与商品价值的基础,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价值”被资本家以工资的方式十足地补偿给劳动者了。这和“自由竞争法则”一样,是自然的、不变的现象。这一认识反映了(     
A.自由主义的合理性B.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C.机器大生产的本质D.启蒙思想家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提出的教育蓝图中,强调公民的政治美德,倡导公民对民族国家、民主政治和法律的爱。公民教育蓝图的提出(     
A.得到当时统治者的大力支持B.践行了《法国民法典》精神
C.有利于推动法国的社会转型D.结束了法国的封建臣民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1632~1704年)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人类的“权力”是天生的,而且政府建立的基础是人民的“同意”;契约政府必然是有限政府,它的权力的边界就是人们的授权范围。据此可知,洛克的命题(     
A.违背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呈现典型的反传统特色
C.意在教化大众实现民智启迪D.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的影响下,法国“近水楼台先得月”,法国尤其在纺织业和采煤业逐渐发展起来,许多生产部门开始使用简单机器,不少人认识到妇女在生产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下层女性的职业教育开始起步,有知识、有抱负的妇女通过沙龙和阅读进入了以前专为男人享有的知识领域。

——摘编自刘大明《启蒙时代的法国女性和女性观》

材料二   加莱大区女性识字率

农村识字率

城市识字率

总览

18世纪中

39.3

51.3

45.3

18世纪末

34.8

55.4

45.1

18061815

34.7

59.4

47.04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受教育途径主要包括:一是比较狭义的学校教育,附属于圣母唱诗班或大教堂的付费小学校、寄宿学校、慈善性质的堂区学校,以及没那么系统的、比较广义的教育,比如参加沙龙和演讲讨论会。从1820年到1830年,女性读物的数量与1750年到1760年对比增加了10倍。占所有青年文学读物的近六分之一。

——摘编自曾咏柳《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女子教育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女子教育的特点。
23-24高三上·辽宁·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693年,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阐述了绅士教育的思想,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实现精神健全的前提。1762年,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详细阐述了自然体育思想,认为“若欲培养学生的智力,必先培养受智力支配的体力。”同时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这些思想(     
A.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B.对立德育人方式进行了理性思考
C.继承并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D.体现出宗教神学权威遭受到冲击
2023-12-12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3-24高三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专制,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君主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圣西门强调要“把选举适当人选充当人类的伟大领袖的权力交给全体人民”。两者主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立场不同B.文化取向迥异C.学术观点分歧D.价值观念差异
2023-12-08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从未涉足过广袤的东方土地,却都写作过大量有关东方社会的著作,并对其时代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

他认为,中国人信仰的是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然宗教,“中国文人的宗教也是令人钦佩的。他们没有任何迷信和荒谬的传说,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以及被僧侣们给予了上千种不同意义的那类教条”。这种以自然神观念为基础孕育出来的理性精神,使中国人把关注焦点放在了“当世”和“人”上,而非西方的“来世”和“上帝”。

伏尔泰还认为,中国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具有强大的感化力量,是“立国的大本”。这一点在《中国孤儿》中体现得最为典型。《中国孤儿》取材于元悲剧《赵氏孤儿》,被伏尔泰改编成一部有关文明与野蛮、正义与邪恶、理性与偏执的喜剧。经由《中国孤儿》的塑造,中国人被赋予了崇尚自由、正义、真理、法律的现代公民形象。

在伏尔泰看来,“正因为全国一家是根本大法,所以在中国比在其他地方更把维护公共利益视为首要责任”。甚至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论证,认为中国人为了建立一个以团结的力量“推进公共利益”和“防御敌人”的政府,而将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了国家,国家利益因此高于个人利益。

——摘编自郭忠华《现代公民观念建构中的“东方社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下图当中①—⑤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伏尔泰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中国的描述。
2023-12-05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近代欧洲某位思想家反对将“理性”作为解决道德争议的唯一标准,明确主张“人类内在的情感”才是解决道德争议的根据,只有诉诸人性中的“道德感”,即一种特殊的快乐与痛苦,才能解释人类在道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据此判断这一思想家是(       
A.莎士比亚B.马丁·路德C.孟德斯鸠D.休谟
2023-12-05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0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