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法国在国际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兴起于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之下。在英国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之时,法国的封建专制 主义则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达到了顶峰。在太阳王执政时期,对内大权独揽,对外扩张以争夺欧洲霸权。对外战争的巨大消耗也使得法国封建经济濒临崩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空有经济实力,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政治权利,第三等级与特权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而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教会的说教不攻自破,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更加鼓舞了法国资产阶级的信心。于是,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法国发展开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国情,启蒙思想家们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希望能够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体制,并提出了众多设想。而且大多数思想家都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借鉴东方文化为自己的民族精神注入活力。

——摘编自崔婕《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两种中国观》

材料二   一战后的英国沉迷于19世纪欧洲均势政策的成功之中,无视自己力量的衰弱和整个体系已经发生的变化,推行了扶德抑法的政策。它简单机械地以为,欧洲力量的天平向战胜国法国倾斜,那么威胁就主要 来自法国。这说明,英国在一战后确定国家间的战略利益关系时,仅仅考察了实力关系,而没有认真考虑 纳粹德国对于国际秩序的挑战。一战后英国领导人的外交政策一直停留在维持一种“虚幻”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无视国际体系中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扶德抑法这样一种错误的政策,不仅没有维护和平,而且带来了它后面持续的对德绥靖政策,把法国和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拖入了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之中。

——摘编自宋伟《位置现实主义:一种外交政策理论》

材料三   在战后初期,法国政府为了恢复与发展经济,大力鼓励外国资本流入。在60年代初期,法国为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继续采取鼓励外资的方针,尤其是美国资本。但是从1963年开始,法国政府对于外资,尤其是美国资本开始转变态度,采取限制措施。这一政策是法国摆脱美国控制,维护法国独立这个大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国在抵制美国经济渗透上,主要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手是限制美国资本的投资部门与 额度,规定外国资本不得在法国任何部门与地区,获得统治控股地位。法国还在欧共体内,呼吁其他国家共同限制美国的资本。另一手是积极鼓励发展法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尖端技术与工业,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法国减少对美国的技术依赖,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另一方面也极大的提高了法国自身的科技水平,加强了法国企业在世界的竞争力,扩大了法国产品的市场。

——摘编自张媛媛《论戴高乐时期法美关系的两面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思想启蒙运动在法国发展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例举16-18世纪“东方文化”在法国传播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从“扶德抑法”政策的影响角度,简析该政策为什么是“一种错误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法国对美国政策的变化,并分析法国对美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伏尔泰、狄德罗等人自称为哲人。同时期,反对哲人的人自称“反哲人”。“反哲人”中既有纯粹的虔诚传统的代表,也有因循传统的保守派人士,还有想煽动冲突并火中取栗以获取物质或象征性好处的人。他们认为,哲人“既颠覆王座,也颠覆祭坛”,对启蒙运动展开持久的抵制,形成了反启蒙运动。

——摘编自石芳《从“伪君子”到“阴谋家”——反启蒙运动塑造的启蒙哲人形象》等

材料二   哲人与“反哲人”并非如字面上这样明确对立。由于信念上的分歧或利害关系,部分“反哲人”与哲人存在巨大的妥协空间。如,弗雷隆在诸多政治、财税、社会问题上的看法与伏尔泰非常接近,以至于被视为一个反伏尔泰的伏尔泰主义者;帕里索尖锐抨击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成员,却始终崇拜伏尔泰。

——摘编自石芳《反启蒙运动的两种研究范式——反启蒙思想与反哲学运动》等

材料三   “反启蒙运动”这个概念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如果就此预先假定“启蒙运动”是一个独一的、和谐的整体,而“反启蒙运动”就成为其立场观念一致的对立面,就意味着,抹去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色彩。众多“启蒙思想家”根本就没有两个人在观点上绝对一致,甚至有些人能否被称为“启蒙思想家”都存在尖锐争议。如,卢梭被一些人奉为伟大的启蒙哲人的同时,又被另一些人说成是“反启蒙”的先驱。启蒙运动异常复杂,并不存在界限分明的启蒙运动与“反启蒙运动”。

——摘编自高毅《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反哲人”群体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反哲人”思想中的内在矛盾之处,并简析其产生内在矛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于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发扬和普及了培根、笛卡尔、贝尔和斯宾诺莎,特别是洛克和牛顿的思想。它发扬了自然法则哲学观点和天赋权利哲学观念。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抱有如此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性和科学能力抱有如此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和谐性抱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也从未有过一个时代是如此深刻地受到文明进步和发展观念的浸染。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世界上从未发生过同样的革命。法国革命是整个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代社会”取代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致此后一切革命运动都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法国革命思想远远地传播到法国以外,它决定性地影响了欧洲大部分和其他地方的政党与意识形态冲突的随后发展。革命还引起对社会改革、政治激进主义和革命暴力的性质与后果的激烈争论。在18世纪60年代到1848年的民主革命时期,或大西洋革命时期,法国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甚至美国,如果没有法国的军事干涉,也难以从英国赢得那样明确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可以那般自由地建立新国家和制定新宪法。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将启蒙运动中的哪些政治理念付诸实践?并简要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权”泛指人民的权力。近代中国最急迫的任务是“救亡御侮”,这一任务被“士人”们直接凝炼在“民权”思想之中,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资产阶级改良派“民权”思想中的“民”,主要包括封建官僚、封建绅士集团和由科举制度产生的封建功名之士。谭嗣同指出:“苟有绅权,即不必有议院之名,已有议院之实矣。”传统儒家文化讲究“中庸”,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民权”不是和“君权”对立,而是共存的,这体现了“中庸”政治的要旨。西方近代的“民权”思想从学理上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根本否定,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社会契约”、“天赋人权”成为其后反封建斗争的有力武器,起到了理性启蒙的作用,其“民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权力。

——摘编自王先民《近代中国早期“民权”思想探迹》

材料二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深切认识到,只有建立起包括各阶级、阶层和党派、团体的民主联合政权,才能最终夺取抗战的胜利。与此同时,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加入抗战队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明绅士也都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自觉投身抗日战争。1940年初,陕甘宁边区延安县中区五乡在征粮过程中,乡政府通过民选方式组建征粮委员会,27名委员中中共党员9名,占三分之一、其余均为党外人士,这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大胆尝试和成功实践。1940年底,国民党断绝给八路军的军饷,并派重兵围困陕甘宁边区,使边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几度陷入绝境。为战胜困难,必须要团结各阶级、阶层和党派团体的力量,才能确保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三三制”政权,有效化解了抗日根据地的内部风险和矛盾,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尹恒《简述抗战时期陡甘宁边区的“三三制”政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民权”思想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三制”政权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4-02-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整套书的规模达到了17卷之多,并于1765年出版。《百科全书》完成后不久,新的增订版又紧接着问世了,并采取更易携带的版式印制,取代了早期沉重且昂贵的开本。《百科全书》的词条按照字母排序。至1789年,这套知识纲目的多个版本一共卖出了2.5万册,其中一半在法国售出。尽管它确实是一本品质极高的参考书,但它的卖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名声太大——此书蔑视政治权威,通篇对教会和宗教出言不逊。而《百科全书》成为畅销书也带动批评变得更加公开和广泛。在宣扬独立思考和漠视权威的价值方面,《百科全书》是他所设计编写的所有书籍中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 “百科全书主义”成为拒绝不经批判就接受事物的态度的代名词。

——摘编自【英】威廉·多伊尔《剑桥法国大革命史》

材料二   《四库全书》自17732月开馆后,仅前后选用的誊录人员就多达3826人。《四库全书》共收书3461种,计79309卷,存目6793种,计93551卷;如果加上以各种原因而淘汰不存的书籍,数量就更为庞大了……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共计四十四小类,六十六子目。借修书之名查缴禁书,正是乾隆修四库全书的另一个目的。据统计,清廷毁禁的图书达3100多种,十五万一千余部,销毁的书板在八万块以上。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四库全书的编者还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书成之后,抄写七部,存放于全国七地,以供学人研读。

——摘编自《中国通史第九十四集:文治与文字狱》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库全书》影响不同于《百科全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四库全书》编纂的得与失。
2024-02-2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三上学期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立法权应该委托给贵族集团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集团。贵族集团的成员应该世袭。人民参与治国应仅限于遴选代表,代表的优点是有能力参与各种事务的讨论,人民则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行政权应该执掌在君主手中。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关于孟德斯鸠思想的阶级立场,以下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

观点一观点二
孟德斯鸠的理论主张的是要摧毁当时已经腐烂透顶的封建主义和狂暴的君主专制政体,他所维护的是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兴阶级的利益。

——摘编自张雁深《孟德斯鸠和他的著作》

孟德斯鸠认为“没有君主就没有贵族,没有贵族就没有君主”,他向往的是君主与贵族的共治。

——摘编自王养冲等《法国大革命史(17891794)》

(1)围绕材料一中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学者对孟德斯鸠阶级立场认知的差异。
(3)有学者认为,“历史学家像小说家一样,是虚构故事的创造者”。结合两则材料,以孟德斯鸠思想的解读为例,对该观点予以评析。
2024·全国·模拟预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美启蒙运动中的重要著作表

国家作者著作
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各国的立国精神与礼俗》《牛顿哲学原理》《路易十四时代》《查理十二史》
法国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法国卢梭《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社会契约论》
法国狄德罗《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或工艺详解辞典》
英国霍布斯《论政体》《利维坦》《论公民》《论社会》
英国洛克《政府论》《人类理解论》《论宽容》
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德意志莱布尼兹《微积分的历史和起源》《形而上学论》
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美国潘恩《常识》
美国富兰克林参与起草和签署《独立宣言》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对外交往的迅速增加和文化视野的骤然拓宽,西方思想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和资本一起进入国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译介和学习西学,研究、反思以及批判传统文化的浪潮,形成蔚为壮观的“文化热”。

时间出版社翻译、出版书籍
1981年至今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19801986湖南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走向世界丛书”
19841988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向未来丛书”
19861987三联书店“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

——据欧阳雪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出现的时代背景,并说明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启蒙运动与现代中国“文化热”现象出现的共同影响,并围绕“正确看待西方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评述。
2024-02-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6年,伏尔泰发表《风俗论》,将中国列为最古老的民族,并盛赞中国的高度文明与繁盛,得到欧洲启蒙哲人的广泛认同。魁奈则说:“中国人不区分道德和政治,在他们看来,良好的生活技艺即是良好的统治技术,所以伦理学和政治学合二为一。”雷诺多发现“哲学家在中国比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有权力”,所以中国的政治具有一种“哲学王”色彩……这种“开明专制”可以避免政治的混乱和动荡,使政治制度更加稳定可靠。伏尔泰声称,中国的政府官员只有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能被录用,很难想象有比它更好的政府。经过传教士与启蒙思想家的传播,“以学识孕育政府”成为法国社会的新理念。1791年,法国传统的封建等级制逐渐发展为专家治国的官僚政治。

——摘编自张慧《“中学西渐”推动近代法国政治变革》

材料二   “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站在世界历史高度对其自身文化的理性思考和创造性发展,是对民族精神的自觉反思和提升。维新人士虽还没有明确提出“民族”的概念,但他们从“保国、保种、保教”的角度来宣传变法思想。20世纪初,国粹派认为,国学中具有民族独具的特质,是“激动种姓”、增加爱国情感的良药。他们还强调人类文化的多元平等,以此说明保持民族特性符合世界公理。章太炎则多次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来概括中外文化,说明二者各有所长。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更为自觉地认同民族文化,重视文化的民族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

——摘编自张昭军《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法国“中学西渐”的背景,并分析其对法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并分析其原因。
2024-02-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皇帝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成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成为民众自觉递循的行为规范;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皇帝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摘编自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

材料二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已经铸就了历史的丰碑。当时的西欧,曾经出现过一个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热,朝野市井到处可见中国文化的影子,如茶叶、陶瓷、丝绸、儒家学说、政治制度……十八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从康熙中期开始的,历经康、雍、乾、嘉四朝,被认为是清代的盛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而同一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还远未建立体系。随着法国启蒙运动的不断发展,学者们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来证明其所推崇的“理性”,并以之对抗宗教的愚昧和皇权的神圣。孔子的这套充满实用理性和自然理性的道德体系,无疑为启蒙思想家们抨击宗教提供了极好的武器,而中国完善的官僚体系和文官制度,则是对抗西方世袭制的有力理论。

——摘编自蔡若明等《论十八世纪西欧的中国文化热》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的态度及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的背景及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明”最初指对知识进步、技术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憧憬。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被视为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的开山之作。伏尔泰主张放弃以往历史中对偶然事件的叙述,而保留其中描写风俗习惯的材料,从而把杂乱无章的东西构成整幅连贯清晰的图画,并“力图从这些事件中整理出人类精神的历史”。在伏尔泰看来,人类精神的历史展现了从蒙昧到启蒙即文明的发展过程,所有民族概莫例外。为此,他不仅叙述了欧洲史,还叙述了中国、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等亚洲民族的历史,其文化史或文明史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世界视野。伏尔泰借自然规律论证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大海不可能覆盖于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之上,那样的看法是同万有引力和流体静力学定律相抵触的”。

材料二   施宾格勒在1918~1922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中认为,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过8种高级文化。即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尽管作为有机体的文化具有差异性,但它们的发展却又遵循有机体的普遍规律。每个文化的历史都要经历前文化时期、文化早期、文化晚期和文明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要经历一千年左右的漫长岁月。布罗代尔放弃已有的理论模式和欧洲史局限,全面考察和比较了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他在“绪论”中说:“我立足于长时段,根据过去和现在的辩证关系,从时间上进行比较.这种方法从未使我失望。我还从地域上进行尽可能的比较,因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我把自己的研究扩展到全世界,使之‘世界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浩《西方文明史比较中研究范式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历史观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史研究范式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