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8世纪世界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事件
14世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
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
1487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517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687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1640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9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775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89法国大革命爆发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等

围绕材料,就材料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01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社会的迅速发展都是在思维活跃的时候。社会发展有突进和渐进两种形式,突进表现为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暴力革命。这时,思维活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表现得尤为明显,形成不可遏止的思想解放运动;渐进则是政治上的改良和生产力的改进,此时,思想则呈现出比较活跃的状态。而一切暴力,如果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先导,只是按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出一些纲领或改革措施,其结果只能是改朝换代,而单纯的暴力,则只能对社会造成破坏,无益于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赵立史云谋《思想解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需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其构成要素都包括人、时间和空间,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以下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新航路开辟、光荣革命、启蒙运动、《独立宣言》、俄国农奴制改革、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据时空的联系,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一幅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历史信息。

紧扣材料所示信息,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为该图命名,并阐释命名理由。(要求:名称中须包含时间尺度,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2-26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决定性事件揭示了西方文明的典型的演变过程,决定了西方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方向和路线。这些决定性事件乃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累积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它们首先就是观念和思想的革命或变革,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等。在激烈的情况下,它会导致某种大的社会变革,如革命。无论是思想的革命,还是现实的社会革命,这些事件都会导致新的观念、思想和制度的诞生。

——摘编自韩水法《如何理解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以及中国史知识,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言之有物)
6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91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学者路齐一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历史大变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在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更高级的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还包括国际力量的对比,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

——摘编自杜庆昊《大历史视野中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提取材料主要观点,从世界近代史(工场手工业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两个阶段中任选一个阶段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主流,这种政治观自形成以后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发展阶段,源于1516世纪,1718世纪是西方权利政治观的“应然”阶段,这时很多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专制主义制度的弊端,提出了符合历史发展和理性要求的制度设想。19世纪是西方权利政治观向“实然”阶段过渡的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先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并向工业化社会过渡,提出了各种改革方案,为完善政治制度、塑造权利政治观出谋划策。

——摘编自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回顾与前瞻》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权利政治观的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材料观点的论题,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2-13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1-30更新 | 3916次组卷 | 5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