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大力倡导宽容精神的代表人物就是约翰·洛克。洛克不仅由于反对君权神授、捍卫自然权利和开创三权分立理论而成为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奠基人。而且也以提倡宗教宽容而确定了英国启蒙思想的基调。1685年,洛克在一封长信中说:“任何私人都无权因为他人属于另一教会或另一宗教以任何方式危害其公民权利的享受。他作为一个人而享有的一切权利以及作为一个公民而享有的公民权,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他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都不得对他使用暴力或予以伤害。”

——摘编自赵林《宽容·启蒙·革命》

材料二   1640年革命初期到1688年“光荣革命”前的几十年中。先是国王对议会采取不合作策略;继而是革命阵营内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不妥协;再后是议会妥协过渡,君主专制复辟,博弈过程总是以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而结束的。最后在“光荣革命”中,国王、辉格党、托利党以及两党内部各派,对各方利益要求理性地加以综合权衡,并在关键时刻和问题上适时地作出必要而适度的让步,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正和博弈效果,完成了建立现代宪政的历史伟业。

——摘编自程汉大《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启蒙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I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特点。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启蒙思想者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滋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摘编自李振通《谈如何看待西方的民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建立的近代政体中“均衡”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和“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的理解。
2022-07-15更新 | 65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3 . 法制走向法治,印证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某文件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三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文件颁布的直接背景,从政治转型角度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
2021-12-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法兰西共和之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体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兰西共和之路呈现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认识。
2021-09-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华社伦敦124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3日签署批准了英国议会此前通过的“脱欧”协议相关法案,这标志着协议法案正式生效成为英国法律,为英国在本月31日实现“脱欧”铺平道路。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斯蒂芬。巴克利当天发表推文说:“女王陛下已经正式批准“脱欧’协议法案。”

——摘自2020124日新华网

材料二   经过四个月的讨论和妥协产生的宪法是一份4000字的简短文献,为新政府勾画了一个最为简要的框架。宪法包含了两个最为基本的政治原则一联邦制和联邦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制衡”机制,前者有时也被称作为“权力的分割”,后者则被称为“权力的分立”。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材料三   如图为《拿破仑法典》书影。对于这部法典,拿破仑曾这样评价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一那就是我的《法典》。”


恩格斯也曾说,这部法典“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1)材料一提到英国女王批准了“脱欧”协议法案,你认为英国“脱欧”协议法案的真正决定权掌握在谁手中?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宪法”指哪一文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权力的分割”与“权力的分立”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拿破仑法典》的评价。
2021-09-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由“光荣革命”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地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演变过程中“融合的手段”及其建立起来的“崭新的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在国家结构方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及其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妥协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认识。
7 .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希腊语中,“国家”与“公民身份”,“公民团体”,“宪政”等概念存在着必然联系。 “国家”与“公民”是同义语,其含义可引申为:城邦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国土范围内是一个权力主体;权力主体的本质便是主权,主要体现为凡城邦公民都是主权所有者,即主权在民。国家、城邦、公民在雅典呈现为一体化。

——摘编自张庆服《雅典与西周国家形态的差异》

材料三:   此时的法国已经落后于英国……资产阶级处于绝对君主制的控制之下,国王没有给他们真正的自由去发展生产……因此,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如此艰难岁月,再加上启蒙思想家……使人民日益觉醒。而此时,整个欧洲、美洲都是一幅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画卷,北美殖民地人民狂吼着自由,取得了自己的独立,对此行动大加支持的法国也深受影响。一个积累民主精神,迸发时代激情的时代深深将法国卷入其中。在内外冲击下,法国革命已然蓄势待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位“高皇帝”“罢宰相”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民在雅典城邦中的地位并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
(3)结合材料三回答“法国革命已然蓄势待发”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最终选择的政体形式与英国有何不同?
2021-02-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妥协往往是一种解决政治纷争,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承袭了典型的喜欢妥协的传统,在社会问题上,他们考虑的是改良而不是革命。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妥协的历史。

——摘编自(英)伯兰特·罗素《西方的智慧》

材料二   美国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是通过许多“妥协”完成的。……如制宪会议就被学者们概括为“三大妥协”,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妥协精神在英、美、法三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表现。并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政治妥协的认识。
2021-01-2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材料三《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2020-10-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古往今来,各国在国家治理中都很重视制度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部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体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部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一“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以后,国王的权力一点点丢失…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问题,非暴力竟将问题解决了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三 在谈到美国政治制度时,人们常常强调它的分权,强调它的联邦制度和它高度的地方自治。……人们常常忘记:美国国父们创造的是一个高度统一又高度集中的国家政权,正如美国官方的说法所言:“他们创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政府组织——在一定界限和明文规定的范围中具有最高权威的政府。”

——钱乘旦《寻找他山的历史》


(1)指出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2)材料二中“妥协的事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建设的认识。
2021-01-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